以行求知,探索奉献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研究生志愿者社会实践服务
为认真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使广大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能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培养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走正确成长的道路,并在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全面素质,学校把参加社会实践作为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形式,已在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列为必修环节。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展的研究生志愿者社会实践服务。十几年来,我们本着“服务社会,完善自我”的宗旨,坚持同改革深化、国家振兴的历史进程、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变化、二医大团结、勤奋、求实、进取的学风和拓展素质教育的办学方向紧紧联系,使我们的活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实践时间由集中变为分散,实践方式趋于多样化,实践规模和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一、 远赴老区,送医送药
研究生是大学生中一特殊的群体,他们已经经过了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专业技能的部分实践,作为医学研究生这些特点尤为凸现。因为他们拥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有些甚至是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治医生和副主任医生,可以直接为百姓进行医疗服务与咨询;另一方面经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他们了解了自己专业的国内外最新进展。基于以上这些特点和优势,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展研究生志愿者社会实践服务之初,我们首先将活动的重点放在了“送医送药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服务老区人们。”
再过去的几十年间,二医大研究生“三下乡”送医送药的足迹已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共举行医学专题讲座五十余场,参加听课达万人次,服务老区人民不计其数,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暑期,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非典”,迎难而上促发展的重要时刻,迫于疫情所限,不能远赴老区。但“这正是祖国和人民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啊!我们应该作些什么?”。按照“就地、就近、就便”的原则,创新形式,突出重点,我们萌生了去上海周边地区送医下乡的暑期实践设想。力求在特殊形势下,有效推进实践活动,切实取得预期成效。该活动得到研究生处的充分肯定,更得到了社会的热烈反应,许多区县纷纷表示对本活动的欢迎。经过大家周密的调研和考虑,2003年7月,硕士、博士一行14人在研究生处高巧珍老师的带领下,冒着炎炎烈日,驱车奔赴青浦县白鹤镇开展“深入实践长才干、努力奉献为人民”的义诊活动。从下车开始忙起,至整个义诊活动结束,经过5个多小时的忙碌,同学们大约接待了400多位咨询者。在这一特殊形势下,全国万众一心抗非典、迎难而上促发展的生动实践,正是帮助青年学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生动课堂。本次活动的有关内容已经及时地在《东方早报》上刊出,扩大了活动的影响。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和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了对“三个代表”科学内涵的认识,学到了在教科书上学不到的知识。通过本次实践,增强了自强不息、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提高了自身素质,奉献了青春智慧,体现了在“三个代表”和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青年一代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 走入社区,排忧解难
实践和认识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学有所长,学有所用。除了每年集中一次的大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三下乡”博士团志愿者社会实践服务活动,为了让研究生更好的在社会中学习,在社会中锻炼,也让志愿者社会实践服务延绵不断如星星之火,温暖我们周围每一个人。在研究生院、校团委的指导下,
在研究生处高巧珍老师的带领下,有工作经验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利用节假日走入社区,为社区百姓进行义诊和医疗咨询,排忧解难。多年来为淮海路街道、五里桥街道小区人们服务百余次,累计上万人。我们还与淮海路街道居委会合作成立了“淮海路街道健康学校”,定期为居民举办健康讲座。
至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研究生志愿者社会实践服务已经走过十几年的历程。这是二医大研究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光辉历程,是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传承
“五四”火炬的生动历程。江泽民同志在北大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号召新时期的青年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胡锦涛同志也要求我们“把个人理想追求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连接大学生和社会的最佳纽带。
三.二医大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医大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二十一年来能蓬勃发展,具有深刻的原因。首先,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青年学生坚定知识报国的理想信念,更好地认识我国国情,掌握社会角色,完善知识结构,锻炼意志毅力,健全心理素质,锤炼创新精神,提高社交才干,增强生活技能,满足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需要。其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延伸了大学课堂教学,促进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并为大学人才进入社会、科研成果应用于社会提供了渠道,有助于高校实现教育、科研、服务社会三大职能,满足了大学整体发展的需要。第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们传播了科学理念和先进文化,用自己的知识和汗水有力地帮助了各地单位、群众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各类实际问题,为促进各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的贡献,加速了经济发展的进程,满足了社会进步的需要。此外,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团组织深化发展提供了平台,为团组织在思想教育机制、服务青年机制、工作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和完善提供了渠道,有效地提高了团组织服务青年、教育青年、凝聚青年的水平,满足了团组织拓展工作职能的需要。
四.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新时期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纲领性思想,也是指导包括青年工作在内的各项事业的行动指南。全面、深入推进新时代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定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实践的核心任务。要掌握当代青年学生的特点,了解青年学生需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开展活动,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切实保障;要引导青年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引导青年在火热的实践中努力为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作贡献,努力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把社会实践作为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要通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个方面改变传统的象牙塔式的教学模式,落实素质教育改革成果。在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高校要完善向社会输出知识、输出人才的机制,构建磨练学生、打造人才的现实舞台,在实践中实现产、学、研的结合,为社会培养更多既有深厚知识功底、又有卓越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坚持社会实践“服务社会、实践为民”的基本方向。要引导青年学生发挥专业优势,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深入到城市、企业和乡村,想群众所想,为群众所需,竭尽所能帮助各地单位和个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力争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突破改革难关、促进民族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完善共青团服务青年的社会实践工作体系。要坚持以青年学生的发展为本,进一步强化共青团的服务者、引导者作用,把社会实践活动同勤工助学、学生就业等大学生的具体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要大力推进实践活动的社会化运作,探索招标模式等整合实践资源的新方法,加强与实践地方的长期合作,完善社会实践活动集中宣传、评审、表彰机制,从整体上提高服务青年的能力,满足青年多样化的实践需求。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与时俱进的事业。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开拓创新,调整工作策略,完善服务体系,实现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发展,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像胡锦涛同志要求的那样,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的青春、永恒的青春。
“以行求知,体验中学”。作为身负重任的新一代研究生,我们应该走出象牙塔,摆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形象,走入大社会,在实践中立志成才,放飞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