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2014年苗苗班学习体会

     

     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大学之路上,明明德就是要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形成与践行符合时代与自身需要的价值观。毫无疑问,明明德对于我们是至关重要的。“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就如迈出的第一步,步幅大小不论,关键在于方向。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一、何来明德?
     我们的“明德”建立在中国历史,建立在伟大“中国梦”,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我们有万国来朝的辉煌,丝绸之路的开创,百家争鸣的多样,也有金戈铁马的动荡。中国曾经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后来在世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中国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更是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在我们谴责日本“二战”的侵华行为以及处理钓鱼岛问题同时,更要明确,这段历史悲剧决不能重演!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或许因为坚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生活多了约束与责任,但是坚持以此为遵循,我们的步子才能迈得更稳。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今天,我们13亿多人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具体地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个人的愿望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愿并不背离,而是高度一致的。只有做好“社会人”,我们才能更高效、完美地自我实现。国家富强,人民才富足;国家民主,人民才尊严;国家文明,人民才儒雅;国家和谐,人民才安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基因,植根在每个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生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等等。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二、何为明德?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而每个时代的青年都应有专属的价值观念。青年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三、怎样明德?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作为当代青年,我们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个人价值追求的遵循,习近平对我们当代青年提出了四方面的要求。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人民、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其实,当我们从小看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听着家长、老师的谆谆教导要认真听课博览群书时,当我们逐渐长大体会到学习对于自身思维见地、人生轨迹的重大影响力时,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再会怀疑勤学的重要性。青年人有青春、精力、勇气与无限潜能,但同时缺乏经验、坚韧、承担。当我们因为怕苦怕累而蹉跎岁月时,当我们因为纷繁诱惑而徘徊瞻顾时,当我们因为前路茫茫而彷徨无措时,我们就难以自信坚定地勤奋学习。如何激发自身投入学习,不断格物致知,保持恒心与毅力,具体方法因人而异,但关键点始终在于“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强大内在动力。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品德与修养是人的另一张脸,或流放百世或遗臭万年,靠的不是皮囊而是品性德行。近日,医闹暴力事件多有发生,打人伤人首先是主观上道德缺位,其次才是客观上违背法律。新疆乌鲁木齐爆炸案制造者,不论有何种信仰诉求,都没有权利轻视生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都应以德为先。选官用人,就要德才兼备。现在一些人的商业行为缺乏公德,对我们的生活造成隐患,毁坏了民族整体的声誉及利益。一切因道德低下而造成的恶果,刺激着我们的神经,也警醒我们更要反复突出修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明辨与决断能力是青年成熟的重要标志。对于我们青年人,要自我提升与修正,就要求我们学思结合,形成与坚持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任何事物保持自己的评价,杜绝从众心理,时刻保持自信,实现明辨。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我们青年必将不断成长,明明德以践行大学之道,坚定信念、追逐梦想、艰苦奋斗、奉献社会,承担起国家民族的历史重任,谱写人生无悔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