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2003 年3 月18
日,温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德新社记者关于工作风格的提问时,
便引述了这一句表现忧国忧民,责任在己的诗句。几年来,他以此诗为比照,时刻以一名共
产党员的高大胸怀,为国家的前途命运、为百姓的利益福祉,鞠躬尽瘁。
在我心中,每位共产党员就该是一颗星星,照亮我们的社会,温暖人民的心灵。
通过三天的苗苗班学习,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缺少不了偶尔地放慢脚步,观察周围,也缺少不了不时地静下心来,深入思考。我用感恩的心看待这份安排,我认为它不仅拓展了我的知识,增加了我生活的动力,更是一种人生旅程的一剂良药,在炎炎夏日,催人清醒和前进。也让我知道,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更需要时不时去主动捕捉一剂药来醒神,来反省,来前进。九十年来,每一位真正虔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追随者,无不是这样不断在党的历史、世界变化的格局和对青年的期望中被不断唤醒,不断激励,从而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作为,为党献出一份力量。也许对每个人来说,这都是一条漫漫长路,只有上下求索,才能走出自己的绚烂无悔人生。
【亮出党员的身份】
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追随者,我从高中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18岁来临之际,也就是高考的那个夏天,我收获了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更收获了我一个新的光荣的身份——共产党员。我一直觉得它像是一个标志,像军人拥有军衔一样,视为珍宝,视为骄傲。然而,有些年轻人,在人生道路上,由于目前社会上对于党员身份的重重误解,使得不少年轻党员不敢及时亮出自己的党员身份。
今年六月,我校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毕业生党支部对所有毕业生党员提出“无论何时何地,让我们亮出党员身份”的倡议,以国务学院毕业生党支部的名义向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写了一封信。这封信也很快收到了俞正声书记的亲自回复。
俞正声书记亲自来到我校,给同学们上了一节特殊的党课。他说:“作为真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要坚定和忠诚,为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百折不挠地前进,坚持不懈地奋斗,为国家和民族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是一种鼓励,也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我们要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身上所担负的责任与使命。坚定信念,对党忠诚,是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首先要明确的。我们要认识自己的身份,认可自己的身份,更要敢于亮出自己的身份。亮出身份,不只是一枚徽章的佩戴,更是对自我的认可,对党组织的忠诚。
【选择责任并尽责任】
责任,是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
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马德秀书记在给我们上大学第一课的时候,就用这句话殷切地要求我们。每一年的入学教育,内容也许在变,但主题不变。
我记住了这句话,但是我又扪心自问自己是否在真正实践这句话。
不得不提我们的学长,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钱学森。在国外优越生活的诱惑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重重阻挠下,他无畏艰险,毅然决然回国,并把国外学来的技术、知识全部带回中国。面对外国的百般阻挠,他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他又说,我在美国前3、4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他表现出来的,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是心怀中国人民的强烈责任心。这位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不断创新,不断钻研,让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在这种迫切的责任感指引下,
他在1964年10月16 日,研制并爆破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我总在想伟大的人物,为何就会有伟大的成就。责任,也许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催化剂。伟人,表现出的强大的责任心,为国为民,不计个人,才催生了一个极大目标的诞生,更催生了完成这个目标的极大动力。从不摇摆自己的信念,为那个唯一目标而执着一切,即使偶尔失败地刻骨铭心。而我们这些还只能称为芸芸众生的个体,就是还未能踏出自己朝向梦想的一步,缺乏那种为了目标执着,为了承担责任而坚定的勇气。
作为一名交大学生党员,我更要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和决心,践行“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的校训,始终铭记自己身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今日我以母校为荣,明日争取母校以我为荣。
【大气为人】
记得若干年前,有位教师感叹现今的高考作文,称难有大气之作。当时还是高中生的我,非常难以理解她所谓的大气是什么。词典上说,大气,就是有气派,度量大,指一个人的品质。
我想,当年那位教师感叹更多的是,现在培养的孩子,自私自利为多,能高瞻远瞩、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之人少之又少。在此,我不旨在批判我们90后的“娇生惯养”,而是侧面说明,在这个利益驱使的社会,也许越来越少的人愿意花时间去了解怎样做一个“大气”的人。而什么又是当代社会的大气之人呢?
王振义院士,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回答。
87 岁的王振义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终身教授、著名血液学专家。在60
余年从医生涯中,他成功实现了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作出重大贡献。面对这些成绩,王振义始终保持谦逊:“其实我做的工作是小小的,但所获得的荣誉与回报是大大的。”
王振义院士的为学之路、为师之道、为医之心,都非常值得我们青年学子学习,也无不体现出他的大气为人。
为学之路上,他尊重科学、勇担风险、创新实践。王振义曾对学生说:“创新就是在别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再多问一个为什么。一个科学家要会科学地思考和想象,这样才能创新。”为了突破禁区,他潜心钻研、创新思维、勇攀高峰。1987年,王振义关于白血病治疗的研究论文在《中华血液学杂志》发表。第二年10月,在他指导下,《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一文在国际血液学权威刊物《血液》发表。如今,这篇论文已
成为该领域的经典之作。
他的为师之道是广揽贤才、淡泊名利、培养新秀。为了事业常青,王振义主动让贤、力荐掌门。1995年10月24
日,71岁的王振义将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的“掌门位置”传给年仅
42岁的中科院院士陈竺。王振义在全所科研人员面前说:“现代医学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但我却越来越老了。如果我们不看到发展,还是用原来的方式管理这个所,这个所是要萎缩、要走下坡路的。因此,我在一年多以前就已下决心让贤,由陈竺做所长。”
王振义院士具有为医之心,始终把病人的痛苦放在第一位。他说,一个医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病人康复了,最大的动力就是如何为病人服务。他认为,救人先要治“心病”。在血液科病房,有个叫“小晨”的大学生患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当时她刚拿到出国签证,巨大的失落感和恐惧感使她无法接受现实,完全不配合治疗。王振义一次次到她病床前耐心疏导、安慰,帮她分析病情,鼓励她树立信心。在他看来,医生能治疗生理疾病是最基本的要求,能帮助病人身心健康、积极融入社会,才算是真正看好病。
全力以赴,求知若渴;让贤不吝,淡泊名利;情系患者,大医精诚。这些特质,塑造成了我们敬爱的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们心中的当代“大医”——王振义院士。
我记得老师们曾谆谆教导,要以身边优秀的共产党员为榜样;我们也曾肃立于国旗前,
宣誓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在同学之间,我们拥有一种作为党员的优越感。若还没有不变的毅力和动力,没有坚定的信念和理想,这种优越感就是自我骄傲和满足,而不是一名虔诚马克思主义者的行为,该被唾弃,厌恶和严肃改正。
我反省着自己,也警醒了自己。那枚珍藏的党员徽章,不是一种装饰品,而是身份,是责任,是指引你走向大气的信物。90
后和过去一批批青年一样,拥有为梦想执着的力量,为青春挥洒的热情,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决心。这些,全不能被收到一边,成为我辗转反侧,
困扰许久的疑问。
苗苗班的几天学习,我感受的不仅是那些呈现的事实,更是一种思想的碰撞。这样三天的停步思考,醍醐灌顶。我懂得该如何成为一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我也愿意继续实践探索,坚定信念,对党忠诚,努力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勇于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大气精诚。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学习,努力践行“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更好地回馈社会,报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