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会员风采
历届劳模风采
发布时间:2013-09-22点击数:

易   静
2007-2009年度年上海市劳动模范
 
    易静是一位集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于一身的优秀女性。她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忘我工作,淡泊名利,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在汶川地震后个人自发深入灾区组织长期助学计划并坚持至今。她以青年时代“振兴中华从我做起”的口号为毕生信念,多年来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她主讲本科和长学制医学生以及研究生两门课程,年均课时超百,并积极推进教改,深受学生好评。她坚持立足国内的原创性科研工作,近两年在《EMBOJ》、《JBC》等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著9篇,其重要发现被国际同行机构Faculty1000推荐,也被市科委科技进步报告收录。她创建的“21创新论坛”学术报告制度已举行150多场,被称为“科研的午餐”。她指导研究生10多名,在培养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和青年教师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严谨的专业素养,获得学生和同事的敬佩。她的领导理念和努力工作为整个学院科研水平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基础欧洲杯竞猜平台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在国际杂志发表论文数均同比增长约10%,并创历史新高,基础医学学科的全国排名提升为第四(2006年排名第九)。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2004-2006年度年上海市劳模集体
 
  亲临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感受到的是一股温馨的暖流,一股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一种“科学只有第一”的创新氛围。从2002年始,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以“高标准建设学科、严要求培养人才”为目标,进行强势改革,取得令国内外同行瞩目的发展,成为研究体系完备、固定资产达1800万元的211重点学科、教育部“细胞分化与凋亡”重点实验室和欧洲杯竞猜平台最有活力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之一。目前,团队在完成年均千余课时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承担了包括“973”、“863”在内的20余项国家和上海市科研项目,研究经费达到1500万元。在本专业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总影响因子近200点,并获得上海医学科技、上海市科技进步和中华医学科技3个一等奖和“上海市文明班组”等多项殊荣。



 

陈 国 强
2003年上海市劳动模范
200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
 
  陈国强研究员,男,1963年9月16日生,是我国培养出来的一位成就卓著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优秀学科带头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欧洲杯竞猜平台副院长,基础欧洲杯竞猜平台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
  1993年,他在王振义和陈竺院士的指导下,致力于白血病研究,取得被国际最高学术刊物《科学》杂志称为 "令人感到惊奇的"发现。几年来,他在国际权威杂志上接连发表论文。这些被誉为经典论著的论文被引用数全国个人排名始终名列前茅。他在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建立了完整的研究体系,总固定资产达1000万元以上;承担着来自国家和上海市的10多项科研项目,总研究经费达到千万元;他们接连在国际上取得多项重要发现,并国际权威刊物发表10多篇论文;他所在的教研室成为学校最具活力并可望获得更大、更持续发展的学科之一,被评为"2002-2003年度“上海市文明班组”,上海市教育系统文明组室",而他本人也于2005年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2003年获得上海市劳动模范,以及中国青年科技奖、上海青年科技英才奖、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上海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周 光 炎
2000年上海市劳动模范

  周光炎,男,1938年9月21日生,是欧洲杯竞猜平台免疫学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卫生组织免疫遗传学与免疫病理学合作中心主任。原上海市免疫研究所所长,免疫学教研室主任。
  ??二十余年来,周光炎老师领导的课题组先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和省市级项目共13项。先后共发表科研论文128篇(国外12篇),述评5篇,"中国人HHA-Dw研究"及有关天花粉蛋白免疫调节作用多项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培养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25名。出版发行了由他主编的55万字的研究生教材《免疫学原理》,参与编写了《医学免疫学》等13本专著共66万字。1993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0年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2004年荣获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奖。


陆 德 源
1997年上海市劳动模范

  陆德源,男,1928年8月15日生,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40年来,他坚守教学岗位,承担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任务,组织教师先后拍摄教学电影、录像23部,其中两部获华东地区优秀奖和一等奖。
  在教材建设方面,他主编的《医学微生物》学第三版获卫生部第二届全车高等院校优秀教材奖,主编出版了《现代免疫学》、《现代医学微生物学》,应卫生部邀请担任《医学微生物学》的副主编。
  在科研方面,他领导的上海市免疫学科获市重点学科建设优秀奖;共申请到科研经费100万元,并取得较大与较多成果,先后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特别在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治疗晚期肿瘤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与手术、化疗、放疗一起,成为医治肿瘤的第四种治疗模式。
 

夏 爱 娣
1993年上海市劳动模范

  夏爱娣,女,1941年2月5日生,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女教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她献身于科学研究,废寝忘食,呕心沥血,1992年-1993年间,在弓形虫的诊断和防治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先后获得国家教委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颁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颁发的优秀论文奖,'92北京国际发明一等奖及中国爱迪生杯金奖。
  ?夏爱娣老师对教学工作同样一丝不苟,她坚持每年为本科生上《生物化学理论》专业课,并与考试不理想的同学曲膝谈心,帮助寻找原因,补课辅导,多年来一贯如此。作为支部书记,她更是关心职工的生活、学习和思想,为教研室的两个文明建设日夜操劳,作出了自己积极的贡献。1993年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
 

夏 宗 勤
 1987年上海市劳动模范

  夏宗勤, 男, 1930年12月2日生,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实验核医学教研室主任,教授。核医学博士导师。国际同位素学会顾问委员会委员。1987年荣获上海劳动模范。
  夏宗勤是我国实验核医学界专家,他建立的放射性同位素先进技术,从细胞调控机制研究中医虚症理论的成果获1987年卫生部二等奖。
   夏宗勤任稳定同位素的医学应用六、五攻关协作组组长,成果奖获国家三部一委表彰,填补了国家空白。
   国内首次建立了临床无损的肝功能测定法-BC美沙西汀呼气实验,获1986年卫生部二等奖。
  他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有数十篇。他在'第二届国际同位素标记物制备和应用学术会'所作的《中国稳定同位素医学应用现状》选入论文汇编。他在'国际稳定同位素医学应用会议'所作的《肝脏病三种氨基酸代谢动力学》与《肝脏病时的呼气试验》学术报告在与会者中引起震动。他主编的国内第一本《实验核医学和核药学》得到国内同行高度评价。他与王世真教授合编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核医学分册》是我国核医学工作者一本实用价值很高的理论著作。 

 

陈 诗 书
1989年上海市劳动模范

  陈诗书,男 1929年11月生,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教授。荣获1989年上海市劳动模范。
   陈诗书老师的'裸鼠的人原发性胃癌移植瘤生物学及分子遗传染性质研究获198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解决了研究实验胃癌细胞的难题。
   陈诗书老师的'中国人种第一例生长激素基因缺失家系',系国内首创,在国际上也只有美、法、以等三国的少数实验室在进行。这从理论上证实了近亲结婚会生育侏儒症后代。
   陈诗书老师的'中国人种特异BLA基因的多态性极其与疾病的相关性',经鉴定达到80年代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它揭示了过敏体质基因与白细胞的相关性,作用于防止肿瘤发生,防止自身免疫疾病。
   在他的指导下,生化实验课独立辟为一门课,这一教学改革获88年上海市生化实验改革教学成果奖。
 

王一飞
1985年上海市劳动模范

  王一飞,男,1939年11月3日生,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教授,组织胚胎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荣获1985年上海市劳动模范。从事生殖生物学和男子计划生育研究二十余年。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曾承担多项国家及部委级'六五'、'五七'和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并先后获得国家级'六五'攻关成果表彰,部委'六五'攻关成果二等奖一项,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1985年获得上海医学十杰和全国民主党派工商联为四化服务先进个人。1989年获得国家人事部颁发的优秀中青年管理专家称号。2004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汤 雪 明
1983年上海市劳动模范

  汤雪明 男,1939年3月生,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基础欧洲杯竞猜平台院长、生物物理教研室主任。
  多年来,汤雪明同志从事于细胞高尔基体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在超微领域,运用电子显微镜和各种细胞化学技术,系统地对高尔基体进行研究,获得许多重大发现,先后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78篇论文。以他领衔的课题(高尔基体结构与功能)、(酶细胞化学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分别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与伤研所合作的首折愈合的超微结构研究中,获卫生部甲级奖。
  在汤雪明老师指导下,原生物物理教研室已逐步发展为市细胞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1983年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2001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

谢 文 英
1981年上海市劳动模范

  谢文英 女  1924年3月10日生,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主任,男子计划生育第一研究室主任。
  1977年以来,谢文英同志连续四年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连续三年被评为校三八红旗手,1978年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1981年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
  谢文英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悉心培养接班人,几十年亲临教学第一线,调动'教'和'学'的两个积极性,进行启发诱导。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们曲膝谈心,启发同学们学习积极性,甚至具体指导学生搞好预习、听讲记,看参考书。在提高教学质量前提下,她明确学科方向,搞好科研工作,亲自抓生殖免疫这个课题的研究,既当指挥员,又是实干家,科研水平提高较快,取得较大的成就。她常说:"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我们应该争分夺秒为祖国的医学教学和科研奋斗终身。"这也是谢文英同志的座又铭。
 

史 秉 璋
1979年上海市劳动模范

  史秉璋,男,1927年6月生,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基础欧洲杯竞猜平台数学教研室主任、教授,荣获1979年上海市劳动模范。
  史秉璋同志刻苦努力,勤奋学习搞好教研室学科建设,积极培养教师队伍,坚持又红又专,在教学和科研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充分运用现代数学和电子计算机的成果,使数学和医学紧密结合,建立了多因素分析,逐步回归法,聚类分析的专题作为学科发展的方向,为科研和医院诊断现代化服务,积极培养师资队伍,加强基础知识教育,坚持开设高等数学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出努力,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和研究生的一致好评。
 

曾 畿 生
1979年上海市劳动模范

  曾畿生,女,1916年7月生。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系一部儿科教研室主任、瑞金医院儿科主任、教授。荣获1979上海市劳动模范。曾畿生同志患有脑动脉硬化症,但她为实现四化,仍担任《儿科基础与临床》一书内分秘的分主编,以及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儿科分册》编委工作。而且还把培养人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亲自为实习生、进修生、青年医生制订教学计划、内容、编写讲义,还承担留学生的带教工作等。同时坚持到繁忙的门诊第一线工作,巡视病房,以自己的行动严格要求医生、护士的医疗好作风,所以,历年来二医系统检查病史质量,儿科一直名列前茅。
  曾畿生老师对党的信念非常坚定,她利用各种机会宣传自己在国外的切身体会和看法,对一些误认为国外什么都好的人,有一定的教育。(曾畿生教授已于2004年去世)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