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单位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附属单位 > 正文

附属市一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深入脑干“手术禁区”切除海绵状血管瘤

发布日期:2019-02-25 13:55:58   点击数:

 

脑干是大脑的核心区域,同时又因其周围密布神经,常被称为手术的相对禁区。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为一位外籍女性语言教师实施了脑干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手术主要过程在仅有4毫米宽的大脑缝隙中完成,手术团队小心穿过神经传导束之间的间隙,深入脑干约1厘米,成功切除了直径4毫米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表情、语言等功能均未受损,目前已顺利出院。

C女士是一位40多岁的阿根廷籍语言教师,能说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三种语言,近期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右眼皮下垂无法睁开,看东西出现重影。市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楼美清教授在问诊、检查后,发现患者脑干部位有一直径约4毫米的海绵状血管瘤,并有少量渗血。虽然瘤体只有一粒黄豆般大小,但却位于大脑的核心位置——脑干深部偏向左侧部位,如果破裂出血,就可能引起剧烈头痛、视力下降乃至丧失,甚至晕厥昏迷,危及生命。

另外,由于脑干左侧是优势半球,掌管语言、阅读、认知等功能,一旦受损,患者可能就不会说话、无法阅读。而脑干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控制着手、脚、眼、口等的活动,一旦受损就会导致其所支配的躯体相应部位“瘫痪”。这也意味着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术中有所损伤,会对患者的表情、语言功能造成极大影响,这对于从事教师职业的C女士来说简直是致命打击。

“手术治疗也同样存在风险。”专家坦言,“患者的海绵状血管瘤位于脑干深部,进入这一核心区域且不破坏其结构和功能,手术难度非常大。”

考虑到病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即使手术有风险,患者夫妇仍毅然决定尽快手术。神经外科团队立即安排患者住院,拟第二天进行手术。一切术前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只等次日的手术一举拿下血管瘤。

次日凌晨4点,一阵剧烈头痛惊醒了Crodia,她的海绵状血管瘤再次出血,必须马上手术避免脑干损伤加重。医护人员迅速到位启动紧急手术程序,早上7点,患者被推入手术室。

不同于普通外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的操作空间可称“迷你”,主刀者需要在以零点几毫米为单位的空间内腾挪操作。患者的血管瘤在脑干中偏左侧位置,手术需要从头颅左侧颞叶进入,经过左半球进入脑干切除肿瘤,途中要经过大量密布的传导束和神经纤维。为确保手术安全,除了常规的手术麻醉及护理协助团队外,磁共振影像导航、神经电生理监测也迅速到位,为手术提供充分保障。

磁共振影像导航让操作者能够清晰地看到病灶部位的实时变化,以及手术时器械进入的位置和深度,寻找最佳切入点和到达病灶部位的路线,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的大脑功能。考虑到Crodia的职业对形象要求较高,手术团队在她的眼睑、手、脚等部位都插上了电极针,实时监测相应部位的神经功能是否正常,以保证不损伤相应神经。

楼美清教授带领手术团队切开患者左侧颞叶部位的头皮,在颅骨上打开一个直径约3厘米的孔。在导航技术的引导下,手术团队操控头端直径不到1毫米的显微神经外科专用剥离子,一路避开大脑左半球的危险区域,达到脑干部位。在这里,传导束中的神经纤维就像密林一样,彼此间的缝隙只有0.1~0.2毫米。手术团队小心分开传导束中一个相对安全的间隙,用脑压板压住一侧大脑组织,仔细拉开4毫米宽的距离,让剥离子能够挤入脑干中。进入脑干深处7毫米后,顺利切除直径约4毫米海绵状血管瘤,并取出一块直径3毫米的血块。此次手术历时3小时,术后患者被送入重症监护室。

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团队的精心照护下,C女士的语言、认知功能3天后便完全恢复正常,之前所擅长的三国语言也一样都没丢,并于10天后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