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薛冠华主任团队在杂交手术室成功利用国际先进的术中3D影像融合技术(DSA-CTA),为29岁病人精准“拆除”了肾动脉瘤,保留了紧邻瘤体的重要分支血管,保证了肾脏血供,手术仅耗时30分钟,充分体现了血管腔内治疗内脏动脉瘤微创、精准、快速的优势。
患者詹某行腹部CTA意外发现左肾动脉瘤,被告知一旦破裂可危及生命。带着极度不安的心情患者找到仁济医院血管外科薛冠华主任,仔细读片后发现该肾动脉瘤直径约3cm,位置就在左肾肾门处,肾动脉瘤的近端发出两根重要分支分别为肾上、下部分供血。该动脉瘤位置特殊,行支架腔内隔绝术缺乏锚定区域,直接栓塞又有堵塞重要分支引起肾脏缺血的风险。考虑患者年纪轻,薛冠华慎重考虑后决定以术中DSA-CTA影像融合技术作3D导航,必须为患者精准“拆除”动脉瘤。术前造影再次证实瘤体位置紧邻肾门,两根重要分支几乎从瘤体底部发出,手术精度要求极高,一旦弹簧圈堵住分支极有可能导致肾梗死。造影显示动脉瘤直径比CTA影像还要更大,进一步增加了控制弹簧圈栓塞位置的手术难度。经过术中DSA-CTA影像融合技术作3D导航,薛冠华带领手术团队成功使用Interlock可控弹簧圈为患者栓塞动脉瘤,术后造影显示瘤体栓塞良好,肾脏血供未受影响。
薛冠华介绍,内脏动脉瘤的微创、精准化治疗已经成为血管外科的又一诊疗特色项目。随着血管腔内治疗技术发展,如脾动脉瘤、肾动脉瘤、肠系膜动脉瘤等内脏动脉瘤均可行微创治疗,治疗方式多样,效果确切,一般患者3天即可出院。借助仁济医院新型杂交手术室的技术优势,仁济医院已经在国内率先开展术中DSA-CTA影像融合3D导航引导下的多种精准手术,该技术既能帮助手术医生实现术中精准定位,又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射线暴露和造影剂使用,对病人和医生都会带来极大的益处。对于复杂的动脉瘤,还会进行术前3D血管打印帮助制定手术方案。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血管腔内治疗的精准定位,提高手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