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下午,由《国家科学评论》杂志主办、欧洲杯竞猜平台承办的一场别开生面的“后疫情时代医学教育专家面对面”研讨会在懿德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邀请到来自全国各地多位医学教育专家,共商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之路。
活动开场环节,欧洲杯竞猜平台副院长胡翊群首先致欢迎词。他讲到,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关注到无畏的白衣战士为疫情筑起了一道道屏障的同时,也促使我们对医学人才培养,对医疗,对医学科学进行深入思考,如何在疫情中发现问题,直面问题,并且分析研判是今后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点。他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医学教育家、医学科学家和医疗一线专家们一起碰撞思想的火花,使得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更快地发展。
接着,National Science Review《国家科学评论》编辑赵维杰致辞。培养医生的医学教育是国家的基础工程,本次活动也希望大家共同探讨中国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将来改革方向。同时,她还简要介绍了《国家科学评论》,该杂志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科学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长期终级目标是希望成为涵盖各个学科的世界一流期刊。
随后,现场播放了上海市第六批援鄂医疗队领队、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胡伟国回到他的母校上海中学时,分享在援鄂的点滴故事以及人生感悟的短片。
在活动对话环节,现场邀请到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原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柯杨,南京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颜虹,中南大学副校长陈翔,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万学红,中山大学中山医院常务副院长匡铭等六位嘉宾,以及吉林大学迟宝荣教授和南方医科大学校长黎孟枫两位线上嘉宾。研讨会由欧洲杯竞猜平台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主持。
陈国强在开场白中谈了自己对疫情的一些思考。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强烈地意识到:医生多么珍贵和伟大,理应成为最受敬重的职业,医学可以救国,理应成为值得高度重视的学科。医学是以人为本的学科,人既有生物属性、心理特性、又有复杂多变的社会属性。显然,医学同时兼有科学和人文双重特性,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有机统一体,是人文科学中最科学的,是科学中最人道的。医学教育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在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之时,我们更有必要,也必须认真审视我国医学教育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尤其是疫情下凸显的医学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研讨会中,大家就此次疫情中医学教育的反思、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临床人才的公共卫生意识培养以及医学教育改革三大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医学教育的不足和短板,迟宝荣教授从现在医学教育大而不强、公共卫生体系重治轻防、教育体系中重专轻全、研究成果的临床针对性不足、全面医学健康素质薄弱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遵循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科学调整临床医学和公卫以及其他专业的人才比例,推进岗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医学专业的学历教学层次,以本为本、加强医学本科教育、完善5+3的规培制度,加强教学人才培养,适度加强重大传染病的教学导向等七大建议。
柯杨教授认为要持续加强临床医学人才的综合医疗能力,不光是在灌输知识技能的能力,还包括面对复杂问题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要长期关注和需要持续改进的是医学的人文能力、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决定了你在给病人做决策的时候,是不是全心全意地站在病人的角度做出的医疗决定,对病人是否有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她表示,在这次新冠面前,前浪对后浪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发了学生们的责任感,这就是医生榜样的力量。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颜虹教授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西迁精神的高度评价,认为其核心就是爱国主义,西安交大有今日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当年交通大学一大批老师和学生从十里洋场来到了黄土地西安,这也呼应了之前视频里胡伟国提到的社会责任心,从宏观上,疫情带来的反思让我们不得不考量医学教育的战略定位和国家安全体系。从微观上,医学教育内部,即高校,要不断完善改革适应现代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提高岗位胜任力,做整合课程和基于问题的讨论式教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万学红教授反思医学教育领域时强调,疫情凸显出了对重大传染病的敏感度不够,重视度不够,每年研究生招生中传染科几乎都是调剂或者招不满。今年3月22号,人事部颁布16种新专业,其中一个专业叫做呼吸治疗,而四川大学从1997年就在办这个专业,在这次抗疫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也看到了这个新职业未来会有新发展。
匡铭教授结合了自己在欧美学习的亲身经历,希望未来培养一群懂教育又懂医学前沿的医生。他们会在医院内开展医学教育,能够把医院乃至科室的教育做好。
陈翔教授表示,医学和医学教育管理永远是不断的学习、感悟和体会的过程。他从医学教育本身和大众社会两个角度出发剖析了当下医学教育发展的问题。对于从医学教育本身的从业人员和欧洲杯竞猜平台讲,需要全面梳理现代医学教育的整个管理体系,与此同时,他希望整个社会对医学和医学教育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支持。
谈及如何加强高层次复合型的医学人才培养时,沈洪兵教授表示,在夯实本科教育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知识领域范畴和科研思维原始创新的能力。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类培养,不同的课程体系以及训练体系,将更多的师资投入医学人才培养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
医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是医学文化建设,黎孟枫教授认为医学生需要加强真善美教育,才能做到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真是指科学精神,是一种对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勇气。善,就是要以关爱博爱之心滋润人的生命。美,就是用现在积累的人类文明照亮医学殿堂,照亮人的生命。
最后,陈国强再次为医学打call。疫情使得医疗卫生系统变得尤为重要,作为医学人,一定要准确识别、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够应对像疫情这样的大变局。只要和祖国共命运和人民共患难,医学教育一定能取得更快发展,真正为健康中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篇章,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次活动通过超星学习通以及上海交大bilibili、微博、青春交医等平台进行网络直播,在线人数逾5万。现场,针对线上线下的师生和网友们提出的临床医学教育和预防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全科医生培养等问题,嘉宾们也作出回应,共同碰撞出思辨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