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

王一方教授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医学与人生观

发布日期:2022-04-03 18:36:12   点击数:

3月23日下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王一方,做客健康中国课程,为2021级医学生们带来了《医学与人生观》的精彩课程,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医学与人生观的关系。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本次课程采用线上开展的形式。

在课程开始,王一方教授指出医学与人文有着紧密的联系。他引用苏格拉底的三大终极叩问,抛出了“如何有意义的度过此生”这一问题,提出“生命、生活、命运本是一场穿越,医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人学”这一主体思想。

王一方教授从百年前的一场大论争中“医学是否包含或可以取代人生观”出发,分享了张君劢的观点“无论如何发达,而人生观问题之解决绝非科学所能为力,惟赖人类之自身而已”,而后表示科学如同双刃剑,具有二元性,科学是否能造福人类,取决于人类如何利用它。随后,他表明人生观是一个谱系,包括生命感悟、情感体验,人生观察与精神家园四部分。相应的,人生就是一连串的生命体验、感觉、经验,评估……因此,要学会去沉思,让自己从“活着”到“活明白”。接着,王一方教授说一个人的经历并不等于其阅历,只有经历过风浪,方可称之为阅历,其背后是哲学、伦理、宗教叙事效应,是自我经验与主体性。所以,哲学思考只有服务于生活才有价值。从生命体验到生命觉悟,是一种自我的升华和灵魂的开窍。这一过程是递延的,由生命欲望到生命冲动,再到生命体验,最后到生命觉悟,这就是生命体验的哲学范畴。他援引《庄子》的人生智慧、《庖丁解牛》的故事和霍金的一生表明人生有种种不如意,而哲学提供了一种视角,帮助人们坦然面对与接纳。

在课程第二部分,王一方教授表示我们要学会追寻生活的意义,学会如何与生活讲和。既不夸大痛苦与虚弱,也不夸大坚强与乐观。人这一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去爱,如何去接受爱。没有爱的社会是可悲的。我们可以从各学派的哲学思想去思考生命精神。中国人的人生观,从医学上体现在涵德、蓄气、养性与养心四部分,古今生命的体验是不一样的,但相同的是,幸福生活,人生观,是通过心流体现的。

在课程第三部分,王一方教授以“叩问医学的真谛,领略生命神圣”为主题,表示生命是不可还原的,作为医生要根植敬畏,悲悯和恩宠之心。但谈及现代医学面临着“四大悖论”——随着医学发展进步,医患关系越发的紧张,人们对健康越焦虑,这就涉及到了医学的物化与异化的问题。现代主义的生命叙事,人文主义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使医学具有了人本主义色彩。因此,这就要求现在医学不能只是沉浸在技术主义中。当今时代,医疗体验被刷新与颠覆,未来的人类,可能会经历更大的生活体验的变化。命的体验是逐层递进的,本质上是社会化历程,一个人从观察与丈量人生到驾驭人生的过程。

在课程最后,王一方教授表示,生命拼的是人生的境界,拼的是梦想的力量,是一种思想的煎熬,是想象力和实操能力的结合,是境界,是学术拓展力,扩张力和延伸力。课程结束后,同学们踊跃提问,针对同学们的疑惑,王一方教授旁征博引又深入浅出地进行分析解答,同学们深有感触,对医学这份职业,对于生命,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收获,由此更明确了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为国家健康中国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