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登月计划”
说起2016年的大事件,想必生物医学领域圈子里没有人不知道美国启动的抗癌“登月计划”。美国总统奥巴马于1月12日在他任内的最后一次国情咨文演讲中宣布,将发起一项寻找癌症治愈方法的“登月计划”,国内国外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该消息。美国副总统拜登将担任该计划的负责人,拜登希望政府和私人能够为抵抗癌症增加相关研究经费,他还希望“打破孤岛并让所有癌症斗士团结在一起——并肩作战,共享信息,结束癌症”。其目标是使相关研究进程加快一倍,或者正如他所说的:”在5年内做出10年才能实现的价值。”
拜登在10月份向奥巴马总统提交了抗癌“登月计划”进展报告,报告中指出该计划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取得了实质进展,但是仍然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
小编说:抗癌“登月计划”无疑是今年圈子内的一个重大话题,该计划的提出不仅可以加快癌症研究的进展,同时还有助于科研信息的共享,在这个信息大爆炸时代,信息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强大的生产力。举全国之力乃至全世界之力攻克癌症实现“登月”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不过癌症作为一类复杂性疾病,从取得基础研究突破到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这中间的道路漫长又艰辛,而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又为抗癌“登月计划”的未来添加了一个未知数。
诱导多能干细胞十年记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山中伸弥于2月17日在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杂志上发表了综述文章,全面回顾了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历程。他在文章中介绍了早期细胞命运的可塑性研究,绘制了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的时间轴。在该领域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重编程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该技术更适合再生医学、疾病模拟和药物研发方面的应用。
该文章发表时间距离小保方晴子学术造假论文发表已过去两年有余,而在1月11日Nature Materials杂志的一篇关于“挤压”细胞使其转变成为干细胞的研究论文再次将小保方晴子拉回大众视野,2月初也曾有媒体以小保方晴子是否被冤枉为话题对该事件进行了再次分析。(日本科学家小保方晴子是不是被冤枉了?)
小编说:山中伸弥等人开发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将干细胞领域带入一个新的高度,也为许多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十年时间在科学研究的长河里实在很短,希望科学家们可以在未来的时间里将诱导多能干细胞更好地转化到临床应用中,期待下一个十年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领域能带给我们更多惊喜。关于小保方晴子,不管未来是否能有研究证实STAP的真实性,她通过数据造假的方式在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已成定论,无论如何也无法被翻案,大家还是引以为戒老老实实吃草,勤勤恳恳干活吧。
韩春雨“诺奖级”成果遭质疑
5月2日,来自河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欧洲杯竞猜平台的韩春雨等人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证实找到一种DNA导向的可用于人类细胞基因编辑的核酸内切酶。随后媒体对该研究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并高度评价其为“诺奖级发现”。一夜之间韩春雨的名字在科研圈里家喻户晓,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
但是在文章发表之后不久有科学家表示韩春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不可重复,并且提出质疑的科学家越来越多,在此之后该事件不断发展,国内知名学术打假人方舟子也发文质疑韩春雨“诺奖级”实验成果,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官方表示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在此期间韩春雨也对各方质疑进行了回应,他表示对重复实验充满信心,除此之外他也公布了更加详细的实验技巧。到目前为止该事件仍然没有定论。
11月11日大家忙着网上抢购的时候,Nature 旗下生命科学期刊 Cell Reseach在线刊登了中国南通大学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刘东团队关于 NgAgo 研究的最新成果——他们发现 NgAgo 系统确实有效!在这篇题为 NgAgo-based fabp11a gene knockdown causes eye developmental defects in zebrafish 的 Letter to the editor 中,研究者观察到,NgAgo 确实可以改变斑马鱼的表型,但这并非是通过基因编辑实现的。事实上,团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NgAgo 系统可以在不改变目标基因序列的情况下,对基因表达实现 knockdown(即下调其目标 mRNA 表达水平),且这可能与 NgAgo 的基因剪切活性没有关系。
文章作者同时强调,他们没有在斑马鱼中观察到 NgAgo 系统的基因编辑功能!四天之后国内另一份期刊Protein Cell又迅速以Letter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Questions about NgAgo”的质疑文章,与Cell Research不同的是,这篇Protein Cell文章联合了国内外20名学者共同署名直接有针对性的对NBT里面的部分实验进行的重复,即选用韩春雨实验室提供的质粒针对相同的基因设计gDNA在293T进行实验。该文也针对韩春雨提到的“superb experimental skills”、NgAgo对支原体污染敏感和NBT图3中对外源转入的GFP抑制的实验做出了相应回应,实验结果也表明外源转入的GFP表达确实在共转NgAgo和gDNA后表达有下降,但是通过测序没有检测到任何DNA有被编辑,当然也提到这么多独立实验室进行重复实验细胞都被支原体污染是不现实的。
最近,国内媒体又发表题为“韩春雨事件学术界能否清白 利益相关者浮出水面”的文章,对韩春雨事件到目前为止的进展进行了回顾,文章最后这样说道: 针对韩春雨论文的调查,《自然·生物技术》给出了截止期,即2017年1月底之前完成。如果《自然·生物技术》决定撤稿,那么国内相关部门也应该严肃进行处理。
小编说:韩春雨的研究论文发表之后一度成为科研圈子里的“网红”人物,在非重点高校艰苦的实验条件下仍然能发表出高水平论文实在令许多身处优良科研环境中的研究人员感到钦佩。在爆出实验成果无法得到重复之后想必韩春雨等人也遭受了巨大压力,在这个事件尘埃落定之前大家还是应该给予韩春雨等人更多空间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科学的问题就按照科学的方式去回答,总会有真相大白的那天,我们擦亮眼睛拭目以待。
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北京时间10月3日下午17:30,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来自东京工业大学的研究者Yoshinori Ohsumi(大隅良典)因发现自噬机制而获得该奖项。
Yoshinori Ohsumi的研究发现开启了科学家揭示细胞循环自身内容物的新纪元,他的研究发现为理解许多机体生理学过程中自体吞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比如机体如何适应饥饿或者如何对感染产生反应等,自体吞噬基因的突变会引发多种疾病发生,而且自体吞噬的过程还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包括癌症和神经变性疾病等。
小编说: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是整个科学界(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大的盛事,获得诺贝尔奖的意义不仅在于奖励科学家们做出的巨大贡献,还在于强调一些科研领域和方向的重要性(这里没有认为其他领域不重要的意思),甚至指引未来科学研究的方向。近些年来自噬领域一直是研究热点,许多生理过程和疾病的发生都有自噬过程的参与,2002年细胞凋亡曾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这是否说明这些基础机制的研究是解析人类生存奥秘的关键?不知道细胞坏死是否也会在未来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呢?
Crispr/cas9专利纷争继续升级
CRISPR/Cas是在大多数细菌和古细菌中发现的一种天然免疫系统,可用来对抗入侵的病毒及外源DNA。2012年,Jennifer Doudna 和另一CRISPR先驱Emmanuelle Charpentier领导的研究小组发表的一篇关键文章中揭示了天然免疫系统是如何变成编辑工具的。
接下来,科学家需要证明的是这种充满魔法的编辑工具能否运用到人类细胞的基因组上。2013年1月,哈佛大学的George Church实验室和Broad研究所的张锋发表文章证实了上述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Jennifer Doudna在几周后,也发表了她自己的结果。
2014年,Broad研究所的科学家张锋提交了他的实验室笔记本后证明了CRISPR是他发明的,并获得了专利。张锋获得专利后,Doudna的阵营开始收集证据,开启了这场专利大战。
由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共同组建的布罗德研究所拥有13项遭到加州大学(UC)和两个共同起诉者抨击的CRISPR专利。今年1月,美国专利和商标局(PTO)表示,将通过抵触程序复查专利声明。这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关于CRISPR知识产权的法律之战,交战的焦点则是布罗德研究所已获授权的专利和UC一项仍处于审查阶段的专利申请。
9月28日,布罗德研究所要求专利局官员将其中4项已获授权的专利从此次案件中剥离出来。在纽约法学院工作并且一直密切跟踪该案件的专利专家Jacob Sherkow表示,如果专利官员做出有利于布罗德研究所的裁决,那么此项举措或将变成“巨大的推动”。
小编说:Jennifer Doudna和Feng Zhang的专利大战仍然在持续,不过crispr/cas9技术现在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华西医院的一个研究小组甚至已经开始进行全球首例人类CRISPR临床试验。我等吃瓜群众还是准备好瓜子茶水,坐看专利大战继续升级,不管最终花落谁家,该技术都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一颗巨大的摇钱树。
血检独角兽theranos跌下神坛
说起血液检测创业公司theranos可能知道的人还不是特别多,大家可能对这家公司的美女创始人有女版“乔布斯”之称的Elizabeth Holmes会更加熟悉。精通中文,大学进入常春藤名校斯坦福的化学工程系,19岁辍学创立Theranos,2015年以45亿身价成为福布斯财富榜上最年轻的女富豪,称为奥巴马总统的创业大使。Theranos创始人兼CEO Elizabeth Holmes的经历本来堪称传奇。
Theranos发明的血液检测方法价格低廉且公平透明,只计划收取医保和医疗补贴标准费用的一半不到的价格。根据其网站上公布的各项报价,检测血型收费2.05美元,检测胆固醇收费2.99美元,检测血液含铁量4.45美元……Theranos曾表示,如果在美国所有的血液检测都能按此价格执行,在未来十年里,可为医疗保险节省980亿美元,为医疗补贴节约1040亿美元。
但从去年12月份开始美国的卫生监管部门开始正式启动针对Theranos的调查,在此之前《华尔街日报》的调查记者约翰·卡雷鲁(John Carreyrou)曾在去年10月份发表一篇调查文章,指控Theranos 严重夸大其技术能力,该报告声称,目前 Theranos 大部分业务都是使用非 Theranos 的设备进行的,而且数据的精准度有很大的问题,据说这个料是前员工爆的。
在今年年初先后有媒体报道称美国联邦监管机构已经发现了Theranos实验室中存在的严重缺陷。4月份美国媒体近日再度披露,血液检测领域创业新贵企业Theranos在2016年3月收到美国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服务中心(CMS)告知,有可能被吊销服务资质。而且,公司的两位创始人伊丽莎白·福尔摩斯(Elizabeth Holmes)和苏尼·巴尔瓦尼(Sunny Balwani),还将面临一项更为严苛的惩罚:CMS有可能禁止他们从事这一行业至少两年。再到7月份,CMS( Centers for Medicare & Medicaid Services,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对血检公司Theranos的处罚决定终于下达。Theranos纽瓦克实验室的临床实验(CLIA)执照已被吊销,其创始人Holmes也被禁止在未来两年里涉足医疗实验室相关领域。此外,该公司还将缴纳一笔不明数额的罚款,实验室也被取消了接收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的资格。
2016年10月份血液诊断公司Theranos Inc创始人兼CEO伊丽莎白-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在日前在写给股东的一封公开信中表示,Theranos将关闭旗下血液检测设施和医学实验室,并将员工人数缩减超过40%,此举标志着伊丽莎白-霍姆斯大举退出直接为消费者提供众多低价验血服务的核心战略。
《福布斯》杂志在今年6月初基于Theranos正接受多家机构调查,同时还被告上法庭为由,将霍姆斯的净资产估值从去年的45亿美元降至为零,而这也令人对曾被誉为“全球最年轻的白手起家女富豪”以及“女版乔布斯”霍姆斯的境遇感到唏嘘不已。
小编说:在19岁的年纪辍学创业,是绝大多数人不敢想更不敢做的事情。从提出想法到付诸实践,从最初创立公司融资4亿,到最后退出验血服务,这其中的起起落落无疑更像是一部商界大片,吸引着大家的眼球。只需一滴血就能完成超过200个检查项目,多么吸引人。小编认为虽然Elizabeth Holmes和她的Theranos最终走下神坛,但是对于血液检测行业来说,她的引领作用可以媲美乔布斯和他的“苹果”,不过这也只是小编个人拙见。通过血液检测发现疾病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简化这一过程也会是未来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年度典范人物施一公
今年许多圈内人的朋友圈都被施一公刷了屏,有的人不止被施一公刷屏,还被施一公的学生刷了屏。施一公2008年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工作,2013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带领的研究组于2015年8月在Science杂志同时在线发表了两篇背靠背研究长文之后,今年7月又在Science杂志上就剪接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发表两篇长文,报道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剪接体激活和剪接反应催化过程中两个重要状态的剪接体复合物近原子分辨率的三维结构,阐明了剪接体的激活和催化机制,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前体信使RNA剪接反应(pre-mRNA splicing,以下简称RNA剪接)的分子机理。
自1993年RNA剪接的发现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步履维艰地探索其中的分子奥秘,期待早日揭示这个复杂过程的分子机理。施一公院士研究组对剪接体近原子分辨率结构的解析,不仅初步解答了这一基础生命科学领域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核心问题,又为进一步揭示与剪接体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结构基础和理论指导。
施一公还有个学生叫颜宁,现在也在清华大学当教授,这你知道吧?颜宁研究组今年5月份在Cell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在世界上首次解析出NPC1蛋白的清晰结构,并初步揭示了它的工作过程,从而为干预、治疗罕见遗传疾病“尼曼—皮克病”和埃博拉病毒打开了新大门。9月份又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通过改进实验条件,将解析Cav1.1结构的分辨率提高到了3.6埃,从而揭示了这一重要的离子通道蛋白之前尚未解析的工作机理细节。
截至该文发表,施一公团队又在Science上发表一篇新文章,报道了酵母剪接体催化第二步剪接反应激活状态的三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