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重温南丁格尔誓言,感受护理前辈赤诚敬业、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激励后辈不忘初心、勇毅前行,12月5日下午,护理学院副院长方琼、基础护理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温弗乐,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胡三莲、老年特需片科护士长何英姿、妇产儿科片护士长樊雅静,学生代表陈唐瑜、杨鹏飞等师生一行前往第36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陆冰教授家中进行拜访。方琼副院长与胡三莲主任代表护理学院领导向陆冰教授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
护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陈唐瑜和杨鹏飞围绕从业初心、支援西部、国际交流、人才培养等议题对陆冰教授展开访谈。陆冰教授毕业于广仁高级护士学校,她讲述了在校期间接受圣约翰大学欧洲杯竞猜平台教授指导学习护理的故事。她立志将护士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要一辈子做一名护士。她表示,“干这一行我非常自豪,既然选择了护理事业,我就一定要做好”。工作中,她革新小儿静脉输液针,发明早产儿保温点滴鼻饲瓶,规范技术操作流程,优化医院护理质量标准,强调要始终关爱病人,不断提高护理品质。当学生们提及自己参与校园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时,陆冰教授也分享了她70年代响应祖国号召义无反顾地奔赴大西南贵州工作八年的故事,鼓励我们要在实践中磨炼技术,践行“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护理使命。当提及自己于80年代三度访美介绍新中国护理事业和成就,以及自己的临床护理经验时,陆冰教授强调中国护理工作者要走出去多介绍中国的护理特色,加强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交医护理影响力。回忆自己的护理人生,91岁的陆冰教授显得十分谦逊。她说:“我做的工作并不是很出色,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访谈的最后,陆冰教授还表示,现在护理行业人才缺口很大,未来还要培养更多高质量、有温度的护理人才,不断提高护士的教育水平和地位,也希望护理学子们能保持初心、踏实肯干、心怀大爱、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用爱心和专业精神对待每一位患者。
访谈结束后,陆冰教授与学院师生进行了亲切合影,临走时她对与师生们交流深感喜悦。参访师生不仅表达了年轻护理人对老一辈护理人的敬意和祝福,还表示要承担起新时代护理事业发展的重任,将从陆冰教授身上不断汲取精神力量,将敬业乐业、追求卓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护理精神在工作和学习中传承和发扬下去。
本次探访作为护理学院护理专业大思政体系建设——交医护理寻珍口述护理发展史的重要教育活动内容,旨在通过师生主动走出课堂、贴近交医护理发展史上的杰出人物,在了解、挖掘、记录、学习和宣传护理发展史的过程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强化责任担当。结合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护理学院不断创新教育形式,用活护理特色历史资源,讲好前辈故事这一生动教材,上好护理精神“大思政课”,为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效果提供有力支撑,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师生以老一辈护理大家为榜样,为健康中国建设奋楫争先,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陆冰,1932年3月生,女,上海市人。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原护理部主任、上海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兼常务秘书长,《上海护理杂志》主编。1958年被授予上海市青年共产主义积极分子及全国第二次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80至1986年被推选为静安区第六、七届人民代表,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1997年获第36届南丁格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