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近日,世卫组织发布新闻公报:中国疟疾感染病例由上世纪40年代的3000万减少到了零!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重大突破,意义重大。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向中国表示了祝贺,谭德塞称,中国的成功来之不易,是经过几十年有针对性的持续行动才取得的。中国加入到无疟疾国家行列,向世界表明,无疟疾的未来是可以实现的。
疟疾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疟疾是一种寄生虫病,疟原虫通过蚊子叮咬进入人体,并寄生于红细胞内,通过反复增殖破坏红细胞,对人体造成影响,症状体现为发热、发冷、寒颤交替进行,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不同的疟原虫也会引起不同周期的疾病发作表现,能够侵入人体的疟原虫主要有四种,分别是: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以及卵形疟原虫。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介绍,由于疟疾需通过蚊子叮咬或者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进行传播,无法在人与人之间互相传染。因此,蚊子密度越高的地区,疟疾也就越严重,如赤道周围的非洲、东南亚地区等;而在北欧这些高纬度寒冷的地区,因为没有蚊子分布,也就没有疟疾。
我国为消除疟疾做了哪些努力?
在我国消除疟疾的道路上,几代人共同奋进和持续努力。从1950年开始,我国就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消除疟疾的工作,把目标写在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
尽管在60年代初和70年代初,疟疾分别出现了两次发病高峰,但都通过高效有力的方法被迅速降低。周晓农表示,其中少不了爱国卫生运动和因地制宜的分类指导工作的帮助。在几代人持续规划的努力之下,加上科技手段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改善,我国各地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为我国消除疟疾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为世界贡献了怎样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为响应在全球范围内根除疟疾的倡议,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等13个部委联合制定了《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计划在2020年实现全面消除疟疾。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消除标准,中国需要连续3年没有感染病例,并建立完成有效的监测响应体系,制定完成完备的预防和应对方案。
周晓农举例,为了提升监测响应体系,我国提出了一个关键策略——线索追踪,清点拔源。“线索追踪”即一旦发现病例,立刻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发现潜在感染人群;“清点拔源”即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筛查同行人员,诊治患者;同时,采取防蚊灭蚊措施,清除疫点,拔除传染源。
同样的,以病例和疫点为核心的消除疟疾“1-3-7”工作规范也应运而生,并被世卫组织作为消除疟疾的“中国方案”纳入全球消除疟疾的技术指南。除此之外,我国还启动了寻找治疗疟疾特效药的“523计划”,在几百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了青蒿素。
有了“消除疟疾认证”是否意味着我们再也不会遇到疟疾?
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这是我国继天花、脊髓灰质炎、丝虫病、新生儿破伤风之后消除的又一个重大传染病。
但是,周晓农提醒:蚊子依旧存在,输入性病例数量也较多,对此,我们还需加强监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得到了“消除疟疾认证”之后,我们的工作还不能停,队伍还不能撤,维持消除疟疾状态仍需坚持精准防控。
坚定的政治承诺加上强有力的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仅让我们消灭了疟疾,也展现了我国履行国际义务、践行国际承诺的负责任国家形象。下一步,我国还将为实现无疟世界和守护人类健康美好未来贡献中国力量。
监制:梁悦
记者:富赜
编辑:杨扬 潘雨薇 杨冉
(来源:http://china.cnr.cn/xwclj/20210706/t20210706_5255276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