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资讯

欧洲杯竞猜平台入选国家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

浏览量:时间:2023-02-22

 

日前,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公示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入选名单,公共卫生学院基于前期工作基础,组织优质资源积极申报,最终,欧洲杯竞猜平台获批入选数字生活类基地。

根据《关于开展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安排,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残联等部门共同开展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申报评选工作。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初选推荐、专家评审、部门审核等环节,最终评选出国家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的78家单位。

欧洲杯竞猜平台入选数字生活类基地。该基地拥有鲜明特色的基于完善的智能+可视化教学体系,具备新型数字化技术。打造了基于主动健康指数的互联网+健康教育可视化教、学、研平台,并获批“智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引领智能+公卫人才培养。利用融合投影技术、增强现实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等建设了大型场景化多角色推演特色课程。基地拥有充沛的精品教学资源及数字化虚拟教研室,具备开展多模式教学和培训的综合能力。

基于主动健康指数的互联网+健康教育可视化教、学、研平台

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虚拟仿真推演实验及院前急救/心肺复苏培训

该基地负责人王慧,二级教授、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欧洲杯竞猜平台数字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市黄浦区侨联主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荣获中国侨联侨界贡献一等奖,中科院百人计划,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科技部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的科技应对重点专项“个人健康监测大数据云平台”首席科学家,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毒理学会理事长,Elsevier高被引学者。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多模式互联网新媒体“教学(健康教育)+应急科普”

           

一线抗疫,多模式开展融入思政新媒体教学,常态化科普多媒体传播成果引发社会关注

基地倾心打造的公卫学科全健康科普教育服务平台拥有数十年的深耕积淀与实践基础,广泛联络高校、医院疾控、媒体等组织,有600+位基地导师,先后与100多家单位展开合作。创建“1+X 多维创新应用”模式已在400多个社区落地,服务2400万上海市民。相关成果获科技部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奖(2018)等多项奖励。2020年开学第一课应急科普直播阅读量达1.3亿;相关专报在新华社客户端点击量达200万;“应急科普”连载114篇原创疫情文章,并形成科普书籍获2021年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基地培训师资力量雄厚,具备体系完整的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打造“科学家+专业医生+科普媒体人+科普骨干+科普志愿者”的智库架构。拥有多功能数字可视化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共享科普和教育平台,实现大公卫、全健康可视化共享教育。

▲ 功能齐全的数字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普教育服务平台

基地网络教育资源与数字教学技能培训经验丰富,开展了数字化技能线上教学培训活动。具备品牌融媒体多维立体传播能力和优势,孕育了面向全人群的原创高清融媒体品牌共计9个系列超过300个课程,多个IP被“学习强国”平台收录,并在主流媒体广泛传播,网络教育资源(基于AI、AR、VR技术)建设成效显著。

     

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网络教育资源(基于AI、AR、VR技术)建设成效显著

基地未来将重点打造便民数字化就医1.0场景、2.0/2.0+场景、3.0场景,实现数字化就医不同场景技术迭代;探索新型数字化主动健康和慢病管理新模式,促进医防融合,推动精准健康管理的应用示范;搭建医防融合跨学科队伍和多功能数字可视化全健康共享教育平台;构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科普模式;探索和制定个人健康数据隐私保护机制。从而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下可视化的医疗与公共卫生教育平台优化迭代,丰富与开拓数字医疗与公共卫生素养教育和技能培训“线上+线下”融合推广,推动数字医疗与公共卫生科普教育成果体系化孕育实践并应用,全渠道、立体化构建数字医疗与公共卫生教育数字化传播矩阵。

欧洲杯竞猜平台目前正在大力建设公共卫生学科,公共卫生学院的建设紧扣“健康中国 ”、“ 数字中国 ”重大需求,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有灵魂复合型卓越公共卫生创新人才,通过发挥新医科和理工文科相结合的整体优势,打造了“一体多翼、多学科协同”的发展模式。学科重点聚焦公共卫生安全与应急管理、数字化全生命周期健康研究、公共健康政策与管理、全球健康与全健康四大公共卫生重大研究领域,并打造了若干多学科交叉的重大科研共享平台,包括上海市病毒研究院、与瑞金医院共建公共卫生应急医学培训基地(公共卫生安全与应急管理方向);教育部 / 上海市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营养创新平台数字营养中心、上海市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 - 食品安全与毒理学评价中心、上海市学生(青少年)科创教育基地、数字医学研究院、单细胞组学与疾病研究中心、临床研究中心(数字化全生命周期健康研究方向);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 / 上海市高校医药卫生一类智库(公共健康政策与管理方向);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上海市热带病防治澜湄国际联合实验室、全球健康学院、全健康研究中心(全球健康与全健康方向)。

公共卫生学院下设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系、营养与食品安全系、环境与健康系、妇女儿童健康系、社区健康与行为医学系和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系,拥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公共卫生专业硕士(MPH)学位授权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上海市公共卫生专业博士学位培育点。同时,公共卫生学院拥有上海市学生(青少年)科创教育基地,上海市科委“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普服务平台建设”、学生志愿者团队“健行者”、医学科普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暨协作共同体、健康传播与促进工作室,欧洲杯竞猜平台“智能+公共卫生”创新基地、“网络育人工作室”、医学科普教育融媒体分中心等,建立了专业的健康教育工作团队、工作机制与渠道,牵头上海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传播”重点学科建设并组建上海市健康科普“健康教育与健康传播”领域专家库。学院从全球视野把握公卫前沿领域发展,以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为己任,打造国际领先、国内一流、 最具时代特征和创新活力的高水平公共卫生学科,培养具有扎实基础 + 多学科交叉思维 + 科研创新强 + 国际化视野广 + 公共卫生领导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家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