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全球医学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较为全面,具有国际化视野以及一定科研发展潜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
1、热爱祖国,愿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人类疾病病因、病理分类鉴别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处理本专业多发病和常见病以及危急病症,有一定的预防知识,了解中医的基本知识; 熟练运用英语,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资料、撰写论文和论文摘要,具备医学专业的听、说、写方面的交流能力; 能够批判地接受信息、独立思考、独立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自我发展潜能;获得科研能力的初步训练,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修业年限和时间分配
1、修业年限为五年。
2、时间安排:
公共基础课程,时间0.5年;
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基础、临床理论和见习,时间3.5年;
临床内、外、妇、儿及各科实习,时间1年;
3、时间分配 (周)
学年
|
教学
|
考试
|
军训
|
入学教育
|
实习
|
毕业
论文
|
假期
|
合计
|
一
|
35
|
4
|
|
1
|
|
|
10
|
52
|
二
|
36
|
4
|
2(暑期)
|
|
|
|
12
|
52
|
三
|
36
|
4
|
|
|
|
|
12
|
52
|
四
|
18
|
2
|
|
|
32
|
|
|
52
|
五
|
18
|
2
|
|
|
20
|
|
4
|
44
|
合计
|
183
|
16
|
2
|
1
|
52
|
|
38
|
252
|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2、主要课程:
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学、预防医学、
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
四、教学基本要求
1.充分借鉴国内外医学教育的有益经验,将学生的职业价值、态度、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等多个方面的培养融合在整个课程设置和培养过程中。
2、重视“早期接触医学”和“早期接触临床”。在医学前期,安排医学导论课程,概要介绍医学发展史、医院系统,以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社会医学等主要医学学科的内容和特点。安排学生到医院的相关科室见习、观摩,帮助学生尽早熟悉专业和职业特点,培养学生对医学科学的兴趣,努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尽早进入职业角色。
3、课程设置强调整体性,各阶段既有侧重,又互相联接和交错。教学安排适应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医学模式,注重医学与人文、生理与心理和预防与治疗的有机结合。合理安排课程和课堂教学时数。理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培养和素质教育并重,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课程设置体现认识论和方法论循序渐进的原则,基础与临床教育相互贯通,由浅入深,逐步深入,使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以培养高质量临床医学人才为主线,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以课程教学为主体,充分发挥主干学科总(导)论、模块式课程和整合式课程的优点,积极开展PBL、部分课程以器官系统为主线,打破传统的医学教学的普通基础—医学基础—医学专业的分段教学方式,采取前后期整合、淡化学科界限,开展融形态和功能、基础和临床为一体的立体式教学,使学生对人体的正常生理结构、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一个整体的概念。有利于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和改变思维方式,促进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相结合;个体疾病诊治与社会群体健康维护相结合;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4.强化外语教学。公共外语在医学前期分段教学,加强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医学专业外语贯穿在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及床边教学的全过程,从使用原版教材、双语教学、课堂讨论、考试、读书报告、查房、病例讨论、毕业论文等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听、说、写的能力。毕业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英语,具有良好的日常和专业交流的能力,能熟练地将英语作为工作语言。
5、改革教学方法。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设立分阶段的导师制,加强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指导。注重学生学习方法、自学能力、探索和创新性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善于思索,勇于探讨,自主学习。在进一步提高课堂授课和床旁教学的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增加自学和课堂讨论的时间,采用“以问题为引导”和“以疾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互动;积极运用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6、注重能力培养,在医学课程安排时实验教学除完成基本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外,有规划地开展综合性和自主设计性实验,导师指导下的社会实践,并向学生提供开放实验机会,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将临床科研训练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五、成绩考核及学位授予
为检查教学效果,复习巩固所学理论,学生应按教学进程表的规定进行学期或学年课程考试,此外学校组织两次综合考试,即医学基础课程综合考试和临床课程综合考试,各学期、学年和综合考试内容均应以实施的教学大纲为依据,注意测试学生的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实习结束后,进行毕业综合考试和专业外语考试。
按《欧洲杯竞猜平台关于临床医学五年制(英语班)分流、选拔制度的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进行考核,合格者进入后续阶段培养。
必修课均为考试课程,按百分制记分。学生必须取得必修课的总学分,方可毕业和申请学位。选修课为考查课程,按百分制记分并折算学分(包括指定选修课),学生在毕业前必须修满24个学分。
凡符合培养目标,修满所需学分,医学基础课程综合考试、临床课程综合考试、毕业考试和专业外语水平考试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工作条例》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六、课程设置和教学进程
1、必修课:开设53 门,总计265 学分。
2、选修课:要求学生在五年学习期间必须修满24学分[军训2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人文社会科学6学分,基础医学4学分,临床医学8学分,科研基础训练2学分(临床欧洲杯竞猜平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