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情谊代代传
作者:59届口腔校友 李剑农 来源: 发布时间:2008-12-28
母校情谊代代传

白发校友忆当年

今年是我们口腔医学系学生毕业50周年,是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50年来备尝酸、甜、苦、辣,但母校在我一生中仍备受关注,好多事情业已淡漠,但母校情谊仍铭刻在心。

“你们是国家的宝贝”

回忆55年前接到入学通知书,内心十分激动,高班校友在火车站迎新的一幕仍历历在目。入学后备受关注,由于我们是调干生,不仅吃饭不要钱,还发给我们每个人津贴,除了维持生活外还有结余,医疗全部公费。对当今大学生来说犹如“天方夜谭”,羡慕不已。校长及其他领导还常在大会上讲“你们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贝”。通过四年的理论学习,进入临床实习,当时我们都安排在附属广慈(瑞金)医院实习,内外科指导老师都是当今一流的专家,如王振义院士、邝安堃教授、龚兰生教授、傅培彬教授、史济湘教授等。

二医的风格

当年教我们口腔颌面外科的两位张教授,一位是张锡泽教授,另一位是张涤生教授(院士),他们治学严谨,手术一丝不苟,后来张涤生教授专攻整形,形成自己的门派,故有“南有张,北有宋(儒跃)”的美称,对病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手术轻柔、细致,在轻快的氛围中有序进行,手术中还不时讲几句风趣的话,调节一下紧张空气,看其手术真是一种审美学的享受。这大概就是二医的手术风格吧。老师们在实习中传授二医手术者都是右手执刀,左手打结,左右手既分工又合作,我把这种手术风格沿用至今,并传给我的后辈。

若干年后,我为了推荐一位年轻的医师进修整外,写了一封信给张涤生教授,不久就接到他的亲笔回信,嘱进修者可直接找他,帮助解决,在衷心感谢之余,又觉得像我这样的普通毕业生在他的门下成千上万,他都不吝赐教,实在感到受宠若惊。

老教授的风范

当年口腔黏膜病学是由沈国祚教授执教,他提出对治疗维生素缺乏病,要纠正必需使用复合大量的维生素才能有效,我永远牢记之一告诫。

沈教授后来出国了,许国祺教授作为口腔黏膜病的泰斗当之无愧,改革开放后他已开始招收研究生。有一次我到母校看望他,他第一句话就是“你为什么不考我的研究生”?我当时已40多岁了,实在也没有资格考了。

见到了国外口腔医学专家

当年在广慈医院实习时见到第一位国外口腔医学专家就是前苏联口外柯缓赫(kocblx)教授,听了他的演说,并且买了他的一本专著,请他在扉页上题词签名留念,保留至今。“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震撼着当年的年轻人的心。

改革开放后,母校邀请了美国牙周病专家Goldman来华讲学,当时才真正见到了西方国家的牙医,在我接到通知后立即赶来听课,当时主译为朱学灵老师。他见到我问我:“这些年你到哪里去了,怎么见不到你”?我听了激动又欣慰,老师还关心我这个普通的毕业生。

为系困难与母校鼎力相助

改革开放以后,我被调回安徽医科大学,学校已筹建了口腔医学系,我也晋升了教授,并担任系主任等职,当时软硬件都有差距,师资力量短缺,资金不足,设备简陋,只好向母校求援,母校先后派出了张彩霞教授、孙皎教授前来授课,她们往返劳顿可想而知。

理论课完成后,又遇到实习问题,除本地医院接受实习生外,并联系到上海纺一、纺二、海员等医院实习,但口外条件都比较薄弱,只好在求助于母校,当时九院院长、口腔欧洲杯竞猜平台院长邱蔚六院士,以及后任张志愿教授都大力支持,接受了我们的实习生,并与上海同学统一排班,实习同学都反映,在九院实习长了很多见识,终身难忘。

我儿子也是校友

上世纪80年代,我儿子李亦文拜师薛淼教授、张彩霞教授名下,就读博士生,毕业后留校工作,目前在美国。我的孙子还小,但愿今后有机会也到交大欧洲杯竞猜平台接受教育,受到母校风格的熏陶。

让母校情谊代代相传。这也是白发老校友的心愿与情结。

59届口腔校友 李剑农09-12-08浏览(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