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4月,我作为第一批工农兵学员进入了第二欧洲杯竞猜平台医学系,开始了短暂而有意义三年学医生涯。我们的班主任是杨舜刚、孔丰玉、郑行光老师,他们像父亲、母亲般的谆谆教导并殷切关怀着我们的成长,使我们受益终身。
第一年在校本部读基础学,第二年去松江泗泾卫生院开门办学,第三年又去了安徽绩溪后方瑞金医院实习。校本部西院明亮的教室,绿茵大操场,图书馆都留下了我们琅琅的读书声、跑步声和笑声……,同窗共读、朝夕相处,同学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一辈子也忘不了。
尤其是第三年我们在后方瑞金医院,住在山坳中的小楼里挑灯夜读,上山采集中草药,下河洗草药、晒干,为聋哑儿童针灸治疗。给山区各村孤老病人送上医疗。最难忘的是,一次连连暴雨发大水,桥被冲毁,我们班十二人在李克明带领下,手挽手趟过汹涌湍急的洪水位山区老人送医送药。非常危险,“人心齐,泰山移”,也算经历了一次“生与死”的考验吧。
三年过去了,我与钱关祥、陈章达、王升年、李菊英、徐晓明、余前春等同学留在了校本部,住在教工宿舍,在三舍常常可以听到余前春吹笛子,令我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情不自禁地唱起那动人的老歌。如今,余前春、徐晓明师兄都远在美国,成了学者专家,难得回校一次。那年在庆祝我们毕业30周年的时刻,我们又欣喜重逢,因而感到分外亲切。
三十年余后的今天,我们一大班70多位同学又见面了,看到了睡在我上铺的陈德敏师姐,看到了远在北京的赵春启班长,看到了李书哲、谷源洲等远道而来的师兄们,心里无比激动。大家手拉手,说不完的知心话,道不完的胸中情。我们班人才济济,有成为院士的陈赛娟、有担任学校领导的钱关祥、还有成为骨科专家的徐月敏……每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凡的成绩。这都是母校给我们打下的基础。三十年的相聚是缘分,更是情谊,使我心底感到无限的温暖,真希望相聚的时间再长些。
感谢母校,感谢老师,我将把这弥足珍贵的回忆永远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