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恩师二三事
作者:陈之琦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5-17


1986 年我考入当时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读研,师从江绍基院士和萧树东教授。当时江院士创立的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成立不久,它是全国唯一一所专门从事消化疾病研究的独立机构。当时,两位导师在临床诊治工作中首次发现了近40 例胃体胃炎伴发恶性贫血病例。欧洲曾报道该疾病有遗传因素,所以两位导师希望能以这些病例为样本,探索中国患者的遗传背景。具体从细胞遗传学和免疫遗传学两方面入手,而这两方面对于我一个临床医生来说是全新的。于是,时任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所长的陈仁彪教授也被请来指导我。在三位教授的共同指导下,课题得以圆满完成。

时光荏苒,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恩师们都已驾鹤西去,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仍不时浮现在我眼前。这里,我想说说我和恩师们接触中的几件小事。

课题刚开始不久,需要对胃体胃炎伴发恶性贫血的患者进行家系调查。这些患者的亲属遍布各地,除了面访,还需收集血液样本。当时我觉得这事太辛苦,想打退堂鼓。江绍基院士知道了我的畏缩情绪后,百忙之中抽时间和我谈了一次,语重心长地开导鼓励我,还特地举了个例子,说的是长宁区中心医院消化科郭孝达主任。他说,郭医师在1971 年看到报道,国外已有新问世的纤维胃镜用于胃癌检查,既便于尽早发现病灶,又大大减轻病人的痛苦。于是他萌生了自力更生,靠国内自己力量生产纤维胃镜的愿望。他冒着严寒、顶着酷暑,就靠一辆自行车,跑了4个局的30 多家工厂,寻找有关单位配合制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有关生产单位的大力协助下,两年后终于成功地生产出我国第一台纤维胃镜!这个实例对我触动很大。从这以后,我全力以赴投入了调查工作,在后续实验中遇到困难时,也总会忆起江院士的这番话和他慈祥的笑容。

我的实验是在老红楼的医学遗传学教研室和免疫所的免疫遗传室进行的,每周必定回消化研究所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江院士因院内外有大量工作,所以大部分时间我向萧树东教授汇报。每次萧教授都非常仔细地听取我的汇报,帮我分析课题中遇到的问题,并指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每次面见萧教授后,我都觉得有了新的动力!萧教授除了在学业上给予指导,在一些小事上也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有一次我们一起在消化所七楼等电梯,电梯左等右等不上来。忽然萧教授要我等在原地,自己从楼梯走下去了。正当我纳闷为什么他独自下去时,电梯上来了!电梯门一开,就看到萧教授在招手要我进去。原来是他下去把电梯开上来的!由于电梯门在楼底下没关妥,所以上不来。当时我非常的惭愧,狠狠责怪自己,为什么我就没想到走下去把电梯开上来,而让导师抢先做了?萧教授如此的平易近人,丝毫没有导师的架子,令我深受感动,也为我树立了做人的楷模。

研究生三年期间,我在医学遗传学教研室和免疫遗传研究室呆了整整两年。在此期间,得到了陈仁彪教授的不少关怀和帮助。虽然我不是陈教授直接招收的研究生,但他对我“视如己出”。他为我的课题专门安排了两位副教授协助指导,使我的实验得以顺利完成。当我完成了论文中长达两页的英文摘要后,陈教授主动提出帮我修改润饰,使其尽量完美。在论文答辩时,外校教授称赞这篇英文摘要写得非常出色,并问是不是我自己写的。我说虽然是我写的,但经过了陈教授的精心修改和润饰。答辩当天,陈教授还特地和我一起提前赶去现场,测试答辩用的幻灯机是否运作良好,以确保万无一失。他那一丝不苟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母校发起70 周年院庆主题网络文化节作品征集活动,借此机会写下当年恩师们(也是母校成立后第一代的专家学者们)的点滴小事。事情虽小,但以一斑而窥全豹,老一辈专家教授们的风范是值得我们永远缅怀和学习的。

----- 陈之琦


作者单位:

Zhiqi Chen, MD, PhD

Transplant Research Division

Toronto General Hospital

Department of Surgery and Immunology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