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本市医疗卫生系统的护理质量和技术水平,促进本市护理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高生命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据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的要求,特制定《上海市护理事业发展实施方案(2007-2010年)》。
一、上海市护理工作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本市护理工作发展迅速,成绩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护理队伍不断壮大,学历结构得到优化。 护理队伍的数量从1996年的3.45万增加到2006年的4.22万。护理队伍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明显改善,2006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大专学历占23.27%,本科占2.64%,硕士和博士占0.10%,整体素质得到很大提高。 2、护理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受教育层次逐步提高。 上海市护理高等教育始于80年代,1981年起上海市护理专业招收大专生,1985年起招收本科生,1993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2004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2005年上海护理专业招生总数达到485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占0.47%,本科生占3.01%,大专生占52.16%,中专生占44.36%。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招生比例从1995年的13.99%上升至2005年的55.64%。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的护理人员充实到临床一线,为推进本市护理事业发展和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护理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显著改善。 (1)健全护理管理制度和质控网络。1996年上海市卫生局组建了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并逐步形成横向到面纵向到点的质控网络。各级医疗机构不断建立健全护理管理标准和规范,使得本市整体护理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流程得到重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2)推行整体护理和分级护理工作模式。九十年代中期开展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对转变护理理念、丰富护理工作内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2年,上海市卫生局公布了临床一、二、三级护理常规,此举使得护理质量管理由原来的行业内管理,转变为由护理对象对护理质量监督、评价的共同管理模式,护理工作进一步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3)开展护理专项调查研究。为使护理工作更贴近病人,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切实提高护理质量,本市相继开展了基础护理和危重症病人护理需求、护理人力资源现状、护理工作流程、输液室服务设施现状等多方面专项调查研究,并组织专家进行剖析、研讨,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要素,通过督查、考核、整改等形式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4)加强护理管理培训。为提高护理管理水平,近几年本市多次举办以“服务”、“安全”、“管理”、“质量”为主题的护理管理培训班,聘请境外护理专家、优秀企业管理专家讲课,为护理管理者引入现代化管理思路,培植人性化服务理念,建立有效的质控体系,提升了护理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 4、护理学科快速发展,专科培养日益规范。 近年来,本市组织了“上海市优秀护理论文”和“上海市护理科技奖”的评选,在2006年设立了“上海市临床护理成果奖”的评选。多种形式的评选活动激发了广大护理人员学习研究的热情,为她们提供了展示平台和交流园地,同时推进了护理学科的发展。此外,本市已培养ICU专业护士300余名,急诊急救专业护士100余名,并出版了《实用重症监护》、《实用急诊急救护理》、《实用手术室护理》等专科护理书籍,为制定本市专业护士培养计划和标准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问题 1、护理人员数量紧缺,流失严重。 临床一线护士数量不足已经成为影响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的重大风险和隐患。按照1978年卫生部对医疗机构护理人力配备要求,病房床位与病房护士比至少不得低于1:0.4。2006年上海市拥有常住人口1815万人,注册护士4.22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为2.33人,病房床位与病房护士之比为1:0.36,与许多发达国家现状和卫生部标准相比都有很大差距。 2、护理人员学历、职称结构偏低。 上海市护理人才队伍的学历结构以中专为主,占总体人员的73.5%,职称结构以初级职称为主,占总体人员的87.51%,20~30岁年龄段的护士占52.34%。这种高级护理人才短缺,初级护理人才相对较多的局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护理学科的发展。 3、“以病人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落实不够,护理服务质量仍需提高。 在“以病人为中心” 的整体护理服务理念落实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有些方面仍然停留在片面注重整体护理书写过程,却忽视了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从而导致护士为病人提供的服务与病人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距。护理工作尚未完全做到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4、专业化护理人才缺乏,专科护理亟待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护理的专业化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实践发展的策略和方向。专业化护士在适应医学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以及提高专科专病护理技能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本市临床专业护士培养制度的推进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予以实施和规范,是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管理者需要积极考虑的问题。
二、上海市护理工作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策略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推进上海市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科技的进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二)基本策略 1、突出重点,协调发展。 在增加临床一线护士配置数量的基础上,调整人员结构,科学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保证临床基础护理质量,加强护理服务内涵建设,逐步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护理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2、完善管理,持续改进。 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体系,探索和创新护理工作机制,强化护理工作的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督,逐步实现护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促进护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3、面向社会,拓展服务。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护理服务模式和形式,丰富护理服务的内涵。充分发挥护理服务在社区、家庭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发展多样化的护理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服务需求。 4、规范培养,形成体系。 建立和完善护理人员岗前培训、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形成适应临床工作需要和护理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规划与目标
(一)总目标 加强护理队伍建设,规范执业行为,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拓展护理服务内容,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教育,促进护理事业与社会经济和医学技术的协调发展。
(二)具体目标与工作任务 1、依法加强护士队伍建设,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贯彻落实即将颁发的《护士管理条例》,制定培训计划,完善护士准入制度,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明确护士的职责、权利、义务和执业规则,维护护士合法权益,明确医疗机构在护士的使用、培养、待遇和管理等方面的责任。 2、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总量,确保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根据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要求,结和本市诊疗技术发展及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在未来三年内逐步增加护士总量,合理设置护理岗位。各医疗机构病房床位与病房护士比至少不得低于1:0.4,ICU病房床位与护士比为1:2~2.5,CCU病房床位与护士比为1:1.5。其中三级综合性医院病房床位与病房护士比应达到1:0.42~0.45,二级综合性医院病房床位与病房护士应达到1:0.4~0.43,以满足护理服务的需求,提高基础医疗护理质量。同时,各级医疗机构应遵循以人为本、动态调整的原则,探索适应临床工作需要和满足病人需求的微观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和使用模式。 3、优化护理人员结构,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逐步提高护理队伍学历水平,提升护士队伍整体素质。到2010年,三级医院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50%,并有一定比例的硕士、博士人才;二级医院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护士不低于40%,并有一定比例的本科人才。 根据临床工作需要,将岗位职责、技术要求与护士分级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层次护士的作用,促进护士队伍建设和护理学科发展。今后几年本市将探索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分层分级使用管理制度。 进一步改善护理人员待遇,鼓励和吸引护理人员到临床一线工作,保证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人才流失,稳定护理队伍。对目前护理队伍中逐渐增多的外省籍护士,各用人单位要加强管理,在充分培训、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依法执业并实行同工同酬,保障其合法权益。 4、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南》,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职能,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工作标准与技术规范,制定上海市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建立医院内部质量管理与外部质量评价相结合的机制。到2010年,100%的三级医院、85%的二级医院达到评价标准。 5、培养护理骨干,建立和发展临床专业护士。 2007年至2010年内,继续做好ICU专业护士、急诊急救专业护士、手术室专业护士的培训工作,逐步建立肿瘤病人护理专业的护士培训机制,规范课程设置,确定培训基地,培养适应临床诊疗要求的护理骨干,建立和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与使用模式,提高护士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 6、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护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者的远见卓识和适应时代发展的管理理论与方法。要继续推进护士长适任培训,同时,对护理部主任进行专业管理规范化培训,尽快培养一支既精通护理业务又具备科学管理知识和能力的护理管理队伍。到2010年,100%的二级以上医院护理部主任完成岗位培训,100%的三级医院和85%的二级医院护士长完成岗位培训。 7、发展社区护理,拓展护理服务。 社区护理以临床护理为基础,包含了基本医疗的临床护理与公共卫生服务两方面内容。它不仅关注个人的健康,更以维护社区整体人群的健康为主要目标。针对社区护士严重缺乏,社区护士问题已提到议事日程,根据卫生部有关文件,结合本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要求,今后几年本市将探索社区护士管理制度;到2010年,初步建立一支与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社区护理队伍。 8、推动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积极开展护理科研。 进一步调整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增加大专生和本科生的招生比例,争取在2010年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的招生占招生总数的60%,本科及以上占10%。改进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注重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继续扶持护理专业在职学历教育,提高在职护理人员的学历和水平。充分发挥护理骨干及高学历人员的作用,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研课题,以科学研究为手段促进护理工作的进步和创新。 9、发展中医护理。 参照《中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南》,结合本市医疗机构各项护理工作特点,制定和完善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根据中医护理“防重于治、注意养生”的理念,发挥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以辨证施护为主导,开展辨证施养、辨证施膳。完善中医健康教育资料,开展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讲座和护理咨询门诊,形成规范化中医健康教育体系;积极开展中医社区护理工作;建立和完善本市中医医院护士中医药知识规范化培训制度和考核标准;加强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中医科护理人员的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10、加强护理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护理领域的国际交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护理服务理念和模式、专业技术经验、教育管理模式,积极争取国际社会在护理人才培养、业务技术、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使上海的护理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促进本市护理事业的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各办医主体和各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和支持护理工作的发展,充分认识促进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应将护理工作纳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本系统、本单位重点工作之中,切实加强对护理工作的领导,明确各级医疗机构、欧洲杯竞猜平台校、学术团体在护理事业发展中的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努力形成政府主导下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切实把对护理工作的支持落在实处。
(二)院实施情况进行督导评估,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按时进行年度评价和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