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医院动态
附属第一人民医院“5G标准”发热门诊树立新标杆
      2020-03-13

一场新冠肺炎,让城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成为当务之急。数据显示,6成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从各大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筛查而出,9成疑似患者源自发热门诊。这个承担着抗疫“哨兵”重任的重要部门,究竟应如何做好“平战结合”的市民健康保障?该发热门诊或许将提供“市一方案”。

2月20日,在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松江院区,一座小楼在原本的停车场区域内拔地而起。3月3日,这一占地总建筑面积1417平方米,共设置23间隔离留观病房、4间诊室及抢救室、药房、检验室、CT机房、B超室、心电图室等于一体的5G智能管理的标准发热门诊正式对外开放,承担收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工作。据悉,这也是全市在疫情防控期间,整体新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为本市117家发热门诊树立了新标杆。

18天打造“小火神山”,守住上海西南门户

我国发热门诊源于17年前的抗击非典战役。2003年,原卫生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疗工作通知》中规定,“各地医疗机构要设立专门的发热门诊,对于疑似病例要按照《传染病防控法》要求,立即隔离留观,并采取有效措施严格管理病人。”

然而非典结束之后的多年间,不少发热门诊也一度成了“临时搭建建筑”——硬件软件存在缺口。能否真正解决医护人员人手不足、硬件设备落后、院感管理存在难度等各种障碍?

1月24日,上海宣布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刚刚送走了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主力队员的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郑兴东便召集职能部门,说出了想法:必须新建符合目前公共卫生应急需求的发热门诊。“市一医院松江院区地处G60、G15等主干高速公路出口,是上海市西南重要交通枢纽与门户。本次疫情爆发以来,辖区内有多个隔离聚集点,还承担青浦、金山等部分发热门诊筛查工作。复工后,松江也是返沪人员的聚集地,这些需求都迫使我们未雨绸缪。”

大年初二,大家说干就干。副院长吴锦华还记得,1月28日,项目完成方案论证与设计;30日,完成地面平整基础实现开工;2月16日,全面完工具备收治条件。“由于春节和疫情的关系,工人紧张、材料也紧张,但大家想尽办法克服,对标火神山的建设速度和质量,我们打造了一座‘小火神山’。”

就这样,短短18天,一座白墙黑顶的简约单层板材小楼平地而起。“我还记得疫情刚爆发时,南部院区最多一日收治了18名疑似患者,我们的老发热门诊隔离病房也仅仅有18张床位。”吴锦华告诉记者,如今新发热门诊投入使用后,原本病床也依旧保留,41张床位已达到主管部门要求的发热留观核定床位数4倍,占全院核定床位数比例也高达约8%。

智能机器人成为医护人员的高效“替身”

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医护人员在发热门诊,犹如在防护级别最高的区域内“抓特务”。为此,市一医院5G标准发热门诊打造了一座封闭的“小医院”,发热患者挂号、检验、检查、取药、治疗“五不出”大门;而区分清晰的隔离区、门诊区、检查区、辅助区等4个区域和清晰标识指引的穿脱、手消、干消、物品放置等院感流程,也为医护人员零感染创造了最基础的保障。

但这还远远不够。副院长钟力炜介绍了几个细节,“发热门诊既然是独立建筑,那么在建造时,其防护距离要大于20米;发热门诊对空调循环系统要求颇高,因此我们安装了独立单体空调;远程会诊往往专家组人数较多,考虑到目前防护用品依然紧平衡,也为保证会诊更高效、及时,我们特别在污染区外设置了5G会诊中心,同时解决了院感管理、物资紧张等多个难题。”

“体温心率看起来不错,你现在感觉如何?还咳嗽吗?请把听诊器的听筒放到胸口,我听一下呼吸音。”3月6日上午,记者在发热门诊亲历了一场会诊。呼吸科主任医师贲素琴面对着4K高清的显示屏戴上了蓝牙耳机,屏幕的另一头,是在隔离病房内接受医学观察的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在护士的指导下,患者将听筒放到肺部,呼吸音清晰地传入隔离区外的贲素琴耳中。结合之前屏幕上显示的实时体温、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贲素琴很快完成了一次远程查房。

钟力炜说,这台沪上率先采用的5G智能医护机器人,可以作为医生的“替身”部署在隔离病房内,同时支持多方接入,可轻松实现跨院区、多学科专家会诊。“由于本次疫情与呼吸系统密切相关,智能听诊功能与可穿戴式温度贴、心率贴可将生命体征信息传出来,便于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更加准确。”

这不是唯一的智能医护装备。在市一医院5G标准发热门诊,还有不少机器人成员——5G云端智能运输机器人承担病房内送药、送餐等工作;消毒机器人喷洒过氧化氢消毒液代替保洁人员,自主清洁指定区域;隔离病房的患者床前,还配置智能娱乐终端,患者手机扫码登录后,即可在5G网络支持下免费观影、游戏、阅读等,为隔离期间的病房生活提供了温暖的人文关怀。

亏本运转也要做下去”,发热门诊绝不可进入沉睡期

“设备陈旧、流程不畅、临时搭建的发热门诊必须被淘汰了。”钟力炜直言,如今的上海乃至全国,都需要永久长效、规范标准、舒适安全的发热门诊体系。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对医护人员强化公共卫生相关培训,如甄别新发未知传染病的能力,在关键时刻守好传染病防控的最重关口。“这场战疫后,发热门诊是不是又进入沉睡期?绝非如此。”郑兴东坦诚道,“从财务角度来说,发热门诊对医院来说是性价比不高的。但是它是市级医疗机构承担城市公共卫生体系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告诉记者,在抗疫进入常态化之后,市一医院将继续重视发热门诊运营,把它作为医院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从员工通道离开发热门诊时,墙上的一幅手绘漫画让记者感慨万千。“差不多了,病人要来了,我要进舱了。”“最后再确认一下。”穿着防护服的“大白”平举双手,穿着隔离服的院感专员护士为其仔细检查,不容一丝闪失。郑兴东表示,这幅画的作者,是市一医院支援武汉雷神山医疗队员、95后护士邹芳草。“我们希望,无论在武汉前线,还是上海发热门诊的第一线,医护人员们都能感受到支持与陪伴,大家在一起,共同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