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国家语委召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表彰大会,授予首都师范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178个单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称号,授予杜琪方等294名个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个人”称号。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以来的首次表彰大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多年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服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语兴教、培根铸魂,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取得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成就。截至2020年底,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0.72%,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比例超过95%,文盲率下降至2.67%,创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多语言国家推广通用语言文字的成功典范。
在祖国西北边陲新疆阿克苏地区,有这样一所小学——新疆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少数民族孩子占99.5%,因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推广,让孩子们心中有信仰、眼里有光芒、脚下有力量。作为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办学20年来,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始终坚持国家标准,全面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做到“教、学、研、评”系统推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校”,广泛增进“五个认同”;深入实施青少年“筑基”工程,让少数民族孩子从学校“走出去”,20年来,从这里毕业的300多名学生经过初中高中的学习后,顺利考入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让一批批为兴疆固边服务、能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成长。创办“中华文化大院”,开展京剧、舞龙舞狮、中华经典诵读、中华传统技艺教育活动和设置课程,让各族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亲身实践中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五个认同”在心中深深扎根。
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这样一位一线教师,用专业和实干践行推普使命,她就是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农柳。作为自治区普通话水平测试专家,从教18年,农柳一直为推广普通话、消除语言隔阂、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而努力。为了帮助偏远山区普通话表达有困难的学生,她每年定期开展普通话公益讲座,训练他们的普通话发音技巧。通过“好声音,练出来”的公益讲座活动、“感党恩·跟党走”红色诗歌朗诵技巧公益讲座,许多普通话发音不标准的学生从不自信、不敢开口,逐渐愿意说普通话,普通话讲得越来越标准。农柳多次为自治区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广西电网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广西的高校等单位提供考前培训和考评支持。近5年来,农柳参与组织近2万人次普通话水平培训和测试,参测学生的普通话达标率超过85%。
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教育局聚焦做好语言文字发展规划,强化“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在学校”,通过统筹安排、系统部署、凝聚合力,更加有效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列为教师业务考核、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育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全面实施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专项计划和“起始年级家长普通话培训”计划,全县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9.03%,实现了学前阶段学生全部会说普通话的目标。全县中小学校立足实际,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了中华经典诵写讲演系列活动,并与学校德育、智育、美育有机融合,持续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同时,学校对社会的广泛辐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过去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座桥梁得到了改观,正在加快实现“书同文、语同音、人同心”的“语言梦”。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向教师、青壮年劳动力、基层干部、语言文字工作者等重点人群实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示范培训计划成效显著,共统筹开展了三大类20项示范培训,带动地方累计培训超过千万人次;组织动员青年力量,开展推普志愿服务,2000多支高校大学生团队深入中西部推普一线。2021年,教育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语委联合印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针对民族地区、农村地区以及普通话普及率已达到85%的省份和基础较好的城市地区等,提出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具体举措。
在区域层面,推普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11个县(市、区)完成评估任务,在各市全面启动县域语言文字规范化乡村建设,掀起了新一轮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热潮。“我们每年都通过开展推普公益课堂、农民普通话夜校班、‘小手拉大手’孩子带动家长共同学习普通话等方式,帮助当地部分有语言障碍的群众掌握普通话交流的方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忻城县红渡镇六纳村原驻村第一书记吴桂彬回忆说,正是因为加大了对乡村教师、基层干部和青壮年农民的普通话培训力度,41.82万农村人口在致富路上享受到了“语言红利”。
学校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中不断探索。有数据显示,2020年,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中的50所高校,发动了1400余名师生,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的5200多名少数民族教师、农村教师进行为期近4个月的在线辅导培训,助力当地教师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进而助力他们更好地服务当地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如今,北京大学等122家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策划了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乡村建设发展的主题项目,实现多角度推动乡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的有益探索;鼓励学生结合专业,大力开展贵州特色农产品推介技能提升训练,尤其是大量播音专业学生参加直播带货培训,为推动乡村振兴、助力“黔货出山”培养储备实用型人才。
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每个人的力量都不可忽视。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教授杨亦鸣,曾先后受邀参加过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十四五”发展规划和相关文件起草讨论工作,荣获了这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个人”称号。他自2018年开始,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利用各种假期深入19个国家级贫困县143个深度贫困村开展调研。2019年起,连续4年受教育部委托组织全国大学生“推普”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共动员组织全国各高校2000多支团队、2万余名大学生报名参加。2020年,又负责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调查中3000多名调查员培训及全国10.3万户家庭抽样调查。年过七旬的杨亦鸣教授感慨地说:“一生与语言结缘是自己的幸运,也是幸福。”从过去深度参与世界语言大会筹备工作、参与新时期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调查方案研制,再到投入推普攻坚和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杨亦鸣无怨无悔,并由衷表示:“作为一个语言学专业的高校教师要‘心有大我’,不仅要把论文写在象牙塔里,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声音,也要脚踏实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这篇大文章。”
令人欣喜的是,民族地区推普攻坚行动、农村地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以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普及行动,如今成效突出。普通话在提高劳动力基本素质、促进职业技能提升、增强就业能力、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持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依托数字化赋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速度显著提升
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语言文字信息化、数字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语言文字数字化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效率变革。
数字化让推普方式更加多元。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组织三处充分开发利用“藏译通”手机APP、抖音、微信公众号和工作群等新媒体平台,采取开设“每周一学专栏”“直播带学”等方式,推进线上线下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区村“两委”班子成员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比例由67.8%提高到79.69%,村主干工作者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比例由51.9%提高到89.8%,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数字化让推普靶向更加精准。近3年来,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副处长阿不来提·托合提利用线上技术,精准对接民族地区教师需求,优化课程结构,亲自遴选专家创新培训方式,为民族地区教师送上了“对口味”的培训。3次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和教研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线培训、4次送培送教活动,让2300多人次的教师受益。“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打牢各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阿不来提·托合提的内心所盼正在加速实现。
数字化汇聚更强的社会力量。在此次表彰会上,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被评选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引起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从2004年开始,科大讯飞开始承担国家语委“十五”重点科研项目,项目的主要成果“智能口语评测技术”于2006年1月通过鉴定,目前已在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得到应用,累计测试考生超过7000万人次。2019年,科大讯飞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共同签订的“推普脱贫攻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研发的“语言扶贫”APP,已在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广泛应用,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认读常用规范汉字,掌握日常生活用语,目前服务118万用户。与此同时,聚焦内蒙古、新疆等重点区域,打造民族地区智慧教育新模式,通过构建标准化的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环境,实现师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提高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目前,科大讯飞又在积极参与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建设,将为推动教育和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作更大贡献。
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数字化赋能的强势已来。国家语言资源服务平台——全球中文学习平台自2019年上线以来,为国内外中文学习者提供了优质学习资源和智能化学习路径,覆盖了183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万用户。数字赋能服务国家战略的力度加大,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力度进一步加大,机测已经达到7245万人次,“语言扶贫”APP等学习资源平台得到较好利用,“语言文字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工程”得以实施。2023年3月,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正式在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开馆上线,一期建设包括语言国情、发展演变、经典传承、语博书屋、语博学堂、语言智能、主题展览7个主体板块,以及数据库、视听馆、互动体验馆3个资源模块。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化建设也得到了全面加强,双边和多边语言文化交流活动也日益密切,为提升中文国际影响力贡献了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的特点,需要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近些年,相关部门与教育部协同起来,凝聚了工作合力,增强了工作实效,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作出了卓著贡献。“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明确要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新征程语言文字事业发展作出的战略性部署。语言文字战线要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切实将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在高质量发展、服务自信自强、数字化赋能、大格局构建上下功夫。积极落实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表彰会视频讲话中指出的“希望30个国家语委委员单位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强化合作,协同推动语言文字事业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