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快讯

解密如何跨越科技成果转化“死亡谷”

发布日期:2021-05-26 11:01  点击数:

近年来,国内高校的论文数和专利申请数等不断向上攀升,全球影响力也与日俱增,而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低迷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这意味着,在高校内产生的大量发明、研究、专利被束之高阁,无法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社会价值,而这种空置背后,是高校和企业间合作进行专利技术产业转化的模式和机制的缺失。华东师范大学杜德斌教授指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可通过两方面,其一是技术转移,其二是技术服务,而在国内,由于“重数量,轻质量”的评价体系,亦是导致专利成果难以有效转化的原因之一。他的观点反应了科研人员的注意力更多聚焦在其研究本身,而对其市场应用等涉及转化的实质内容重视不够,这其实也指向了科技成果转化之路上的适配模式缺失——因为你不能要求一个科研人员,在专注研发之外,还是一个懂商业、法务、股权的多面手。

一边是众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专利成果,一边是一旦实现成果转化所迸发的巨大社会效益和动能,而这两头的深渊就是阻挡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谷”,只有跨越这道天堑,才能推动形成更多的成果转化项目,提升成果转化服务能力。

2021519日,欧洲杯竞猜平台临床研究中心邀请欧洲杯竞猜平台科技处技术转移办公室主任范天豪科长开讲了一场主题为“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谷探讨”的讲座。作为一名资深技术经纪人,范天豪主任积极探索实验室成果转化为临床新技术的有效途径,经他主持和管理的成果转化(许可/转让)达40项(百万级以上11项、千万级3项、总计3.62亿元)。

在讲座中,范主任介绍了教育部学科评估说明、上海科创25条以及上海交大内部“1+3+6”等转化政策,基于这些政策开展科技成果转让、许可、作价投资等各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持续探索成果转化模式;同时,他还比较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技术合同的特点和使用情况,通过“上药-交医”孵化平台-公司化、与第三方专业转化服务机构合作孵化项目等具体案例,展示了欧洲杯竞猜平台在成果披露、成果评价、成果交易方面的机制体制突破。而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范主任也在思考如何化解高校与企业间对于生物医药产业理解上的理念冲突,如何在生物医药创新链条的初识阶段赋予高校更多地自主权和主导权,如何进一步把合作孵化平台前端的原始创新阶段、后端的产业市场阶段去延伸,从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而这些都需要在未来持续加强内部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完善协调激励措施,不断探索自主转化创新模式,方能顺利踢出成果转化这最后的“临门一脚”。


(文:顾雯韵;图:顾雯韵)



上海市黄浦区重庆南路227号科教楼7楼   200025   021-63846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