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全球癌症统计,头颈部恶性肿瘤位列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种,肿瘤异质性高,预后较差,肿瘤微环境进展的机理研究相对缺乏。日前,欧洲杯竞猜平台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何悦教授团队在《自然通讯》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16.6)发表了题为《单细胞解码头颈鳞癌微环境演进轨迹》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头颈鳞癌进展过程肿瘤微环境的动态演变特征,有望从微环境视角研发针对肿瘤异质性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改变现有基于免疫或靶向的群体治疗模式,提高头颈鳞癌治疗响应率及整体生存率。
头颈部鳞癌(HNSCC)的治疗手段及策略从传统的综合序列治疗(手术、放疗、化疗)发展为靶向、免疫、细胞治疗的新综合范式。然而,这些治疗对HNSCC总体生存率的提升仍未达到理想预期,这一结果可能归因于个体间、肿瘤间、肿瘤内和细胞类型及空间的异质性,反映了肿瘤微环境中复杂的肿瘤-免疫-基质串扰网络。
为了解析头颈鳞癌进展过程中微环境的动态演进,明确肿瘤发生、发展、复发及转移等过程的内在机理,何悦教授团队对正常组织、癌前组织、早期和晚期癌组织、淋巴结和复发肿瘤组织样本进行了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描绘了恶性上皮细胞的发育、分化轨迹,鉴定出一个由转录因子Dp-1(transcription factor Dp-1,TFDP1)调控、恶性程度更高的肿瘤上皮亚群。在微环境层面,他们发现表达骨膜蛋白(POSTN)的成纤维细胞和表达分泌型磷酸蛋白-1(SPP1)的巨噬细胞浸润比例随着肿瘤进展逐渐增加,同时,它们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也逐渐增强,以此塑造富含基质的微环境并重编程肿瘤细胞、促进头颈鳞癌进展。此外,在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现表达CXCL13的耗竭T细胞与肿瘤细胞密切互作,促进淋巴结包膜外转移及不良预后。研究比较分析了原发和复发头颈鳞癌中恶性上皮细胞及微环境成分的不同特征,提出了原发和复发肿瘤的不同靶向治疗方案。
本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卫健委卫生健康领军人才项目、上海九院生物样本库项目共同资助。欧洲杯竞猜平台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何悦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刘忠龙医师为第一作者,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在读博士生孟潇妍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46912-6
供稿:孙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