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小小”入选《时代周刊》2009年十大医学突破
2009-12-23 浏览( 来源:科技日报 
 撰稿:wanhong
 摄影:

 

一般小鼠的出生几乎不值一提,而名叫“小小”的小鼠的出生,却是一个重大的科学进展,并于12月8日入选了《时代周刊》公布的2009年十大医学突破。
  “小小”是中国科学家于2008年11月利用iPS(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培育出的小鼠。此研究成果于今年7月在线发表于《Nature》(自然)。iPS细胞是通过转入四种基因将来源于成年动物的体细胞(通常是皮肤细胞)重编程后得到的具有胚胎干细胞状态的细胞。这些细胞在培养后能够发育为小鼠。在此研究之前,只有利用胚胎干细胞能够获得这一成果。
  中科院动物所周琪研究员和上海交大欧洲杯竞猜平台曾凡一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合作完成的工作表明,利用iPS细胞能够得到成活的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从而在世界上第一次证明了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具有相似的多能性。科学家表示,这一研究成果表明iPS干细胞或许同胚胎干细胞一样可以作为治疗各种疾病的潜在来源。
  澳大利亚干细胞中心Andrew Laslett教授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称“这是第一次,毫不含糊的证明了iPS细胞系具有真正的多能性”。《Times》(泰晤士报)评论这一研究“标志着干细胞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进步”。《Nature》报道称,中国科学家“为克隆成年哺乳动物开辟了一条全新道路”,并指出“该方法比传统克隆方法更高效、更安全,会引起人们对治疗性克隆的兴趣”。在克隆羊“多莉”的老家,罗斯林研究所发育生物学部主任、国际学术期刊《转基因研究》主编Bruce Whitelaw认为,iPS技术是一场革命,而“小小”宣布了这场革命的胜利。这是因为“小小”的诞生证明了iPS细胞确实具有多能性。“以往大多数研究都是小步进展,而‘小小’是一次飞跃”。他认为在克隆的道路上,“‘小小’接过了‘多莉’点燃的火炬”。
  此项成果在获得了国内外同行肯定的同时,也获得了中国科技部的认可,认为“这项工作为进一步研究iPS技术在干细胞、发育生物学和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平台,将iPS细胞研究推到了新的高度,也为中国在这一国际热点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原文链接: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09-12/13/content_134966.htm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菁菁校园

媒体聚焦

欢迎来到欧洲杯竞猜平台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