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由附属胸科医院、上海市抗癌协会、中国抗癌协会上海分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国际肺癌诊治和呼吸内镜大会成功举行。胸科医院院长陈海泉、副院长韩宝惠担任大会主席。陈海泉及胸科医院党委书记郑宁致开幕欢迎辞。大会邀请了前国际肺癌研究协会主席Tony
Mok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石远凯教授、美国M.D.
Anderson的吴息凤教授、日籍EBUS技术权威Kazuhiro
Yasufuku教授等国内外肺癌诊治领域诸多顶级专家,来自全国共300多位肺癌诊治领域同道参加会议。 国际肺癌诊治和呼吸内镜大会已经成功连续举办了五届,成为冬日上海肺癌诊治领域的一次盛会。本次大会聚焦2015年度肺癌诊治最新研究进展,围绕肺癌的靶向治疗、微创外科、免疫治疗、分子流行病学、EUBS技术、转化研究等诊疗重点、热点进行热烈探讨。 在上午的全体大会中,Tony
Mok教授、吴息凤教授、贺林院士、石远凯教授、Yasufuku教授等分别作精彩主题报告,胸科医院放疗科傅小龙主任做“SBRT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胸外科博导方文涛教授做“肺部小结节的外科优化处理”精彩报告。两人的报告分别从放射治疗、微创外科两个角度,探讨如何在确保疗效的同时,提升治疗技术发展,尽可能地减少病人创伤,给不同情况的病人提供更适宜治疗。短短数小时内,肺癌诊治领域最新临床进展及研究成果会场碰撞出智慧火花。 下午大会分为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呼吸内镜及介入呼吸病学两个分会场,为与会同道们提供了更加深入具体的探讨和学习的平台。 据大会主席韩宝惠教授介绍,当前肺癌诊治聚焦“精准”,诸多新研究、新进展,如分子病理学、靶向治疗、微创外科、免疫治疗,以及其他新技术发展等等,都是肺癌精准医疗的具体体现。精准医学涵盖“精确诊断、精准治疗”两个方面。当前,老百姓对“肺部小结节”十分关注,胸科医院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完成了上海徐汇区部分社区居民的早期肺癌患者筛查。医生们在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借助影像学发展,对筛查出的肺部小结节的性质、阶段、发展做出准确判断,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适宜的治疗,既达到治愈性的疗效,又避免了过度治疗,让早期肺癌患者获得良好生活质量。因此,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仍需广泛提倡。另一方面,晚期肺癌患者,医生要明确不同肺癌的基因类型、性质,以及其发展趋势,从全程管理的角度,为晚期肺癌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可喜的是近10年来,全球范围内肺癌研究突飞猛进,治疗手段也日趋多样化,对于晚期患者来说,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长度都在不同程度地得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