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背后的故事
2011-09-23 浏览( 来源:《健康报》2011年7月6日第6版 
 撰稿:应急万虹
 摄影:

  

 

  今年1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欧洲杯竞猜平台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著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教授等颁奖的盛况,不少人还记忆犹新。王振义教授成为继神经外科学家王忠诚、肝胆外科学家吴孟超后,第三位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殊荣的医卫领域科学家。那么,一位共和国的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究竟是怎样铸成的?其背后都有哪些积淀?最近欧洲杯竞猜平台教授、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陈挥先生以史家的钩稽功夫与笔触,推出的纪传体新著《走近王振义》(欧洲杯竞猜平台出版社),为世人图文并茂地全景式讲述了王振义教授鲜为人知的求学、行医、科研、管理和育才故事以及感人至深的精神风貌。

15年积淀的“应景之作”

  从国家最高科技奖颁奖(2011年1月14日)到《走近王振义》首发式只有短短3个月时间,有人或许认为这是一部应景之作,但事实并非如此。据陈挥介绍,15年前,他就第一次正式采访了王振义。当时王振义已经获得了凯特林奖,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是,给王振义写传成了他心仪已久的事。也就是说,资料积累从15年前已经开始,与王振义的友谊亦开始于15年前。有了这15年的积累,书稿已经成型,或许是在等一个机会、一个更充分的理由;于是,当有了国家最高科技奖,《走近王振义》也就顺理成章降生了。

  为故去的人立传一般只需要对后人有交代即可,而为在世的人做传还需要首先过了传主这一关。对传主的多次采访是必须的,为此,陈挥多次前往王振义办公室和家里进行采访。87岁的王振义院士也积极配合,不厌其烦地追忆往事、整理资料、收集照片、修改稿件。我打趣陈挥老师,为什么不让自己带的研究生代劳,陈挥笑了:不瞒你说,王振义只认我一个人,其他谁去采访都不行。

  我猜想,王振义院士认可陈挥为自己立传或许还与陈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和研究的成就有关:已知陈教授在《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学术月刊》、《社会科学》等报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要著作有《邹韬奋:大众文化先驱》、《韬奋传》、《韬奋评传》、(WHO的中国使者—胡庆澧传》、《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90年》、《中国共产党和工业现代化》等。

“每一条信息都有出处”

  在力争最大限度地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使传记写作更具可读性,完整地展现王振义的学术历程与为人处世的原则是本书写作过程中的难点之一,也是阅读的亮点之一。著者在写作过程中十分注重档案材料的运用,同时也力求通过具体事例的描绘来提升阅读的兴趣度。著者意在揭示:王振义尽管是一名科学家、教育家、医学家,但他的思想深处充满着人文关怀。

  图片资料的搜集与编辑是本书写作的另一个难点和亮点。图片资料除了王振义院士及其家人积极提供外,很多照片是从档案文件中翻拍下来,也有不少照片是著者到实地亲手拍摄的。例如,王振义院士结婚的饭店——森内饭店,由于原址坐落位置十分隐蔽,且其产权已归属一家企业,著者在多次寻访之后,费劲口舌,才找到森内饭店旧址,拍下照片,并经王振义本人核实后刊载在本书的第185页上。

  王院士的学生遍布全球,著者通过越洋电话、email等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与王老师的学生取得联系,从他们那里收集王振义的点滴材料。例如,陈挥教授通过多种途径,联系到了王振义1987级的博士生黄萌珥,黄目前是法国科学院终身研究科学家,书中刊载了他给王振义寄来的书信。

  王振义救治的病人数不胜数。1986年,王振义用“全反式维甲酸”治愈第一位患者小静。当时的小静只有5岁。为了更好地展现这段救治的经历,著者在10年前就在王振义的帮助下,专程找到小静家中,了解救治的情况和她如今的生活状况。在本书写作出版之前,著者还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小静最新的情况。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这段时间,是本书写作的难点之一。王振义在这段时间中的经历十分丰富,也十分曲折。这段人生经历同样对他的行医道路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但由于相关档案材料并不充分,著者只能通过与多位当事人同时进行访谈的方式,来相互佐证,以求将这段经历更真实地展现给读者。例如,有关广慈医院工会工作的情况、防治血吸虫病的情况、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的情况、嘉定卫校的工作情况等等。

  在图书分类中,传记归入文学类,叙述性、故事性内容较多,一般和学术是不搭界的。《走近王振义》同样具备一般传记的特征,但仔细阅读全书后,却有不那么寻常的发现。全书正文208页,字数21.5万字,有各个时期珍贵历史图片232幅,最突出的是有182条页下注(包括出处相同的),且大多注释出处为某某档案馆(室)。如果不看书名,单看这些注释,多半我会认为这是一本严谨的学术专著。读后我也曾就此和陈挥老师交流,陈挥说,他虽然多次采访王振义及其家人、同事、亲朋好友,取得了大量的口述资料,但多年浸淫学术的经历让他时刻保持着清醒,回忆资料往往会有偏差,为生动、准确地还原一个真实的王振义,还需要口述回忆与历史档案的统一。于是陈挥带着对每一条口述信息的“不信任”,深入王振义曾经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实地考证,前往档案馆查阅有关档案资料,于是才有了我们看到的众多的页下注。用陈挥老师的话说就是:“每一条信息都有出处”,他做到了。

 

《走近王振义》速读

  略去本书小引(国之荣耀 载誉归来)、结语、附录(王振义院士简介)和后记不表,本书的主体内容由8个篇章构成。

  第一章“王氏家族 书香门第”由“充满文化气息的大家庭”和“颇有建树的兄弟姐妹”两个话题组成。前者讲述了父亲王文龙独特的教育家风:与一般有钱人家教育子女的方式不同,王文龙对儿女的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知识技能或外语能力方面,还要求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要求他们平等待人,关爱他人,一旦发现有谁沾染上富家子弟恶习时,他会毫不留情地批评。后者则“揭秘”出兄弟姐妹的不同凡响:王振义兄妹8人中,除了小妹王妙琪因北上参加革命工作未能完成大学学业外,其余7人全部毕业于当时上海各大著名高校,其中2人毕业于震旦大学,3人毕业于圣约翰大学,1人毕业于复旦大学,1人毕业于大同大学。兄弟5人中,除王振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外,其余4人均为享受教授级待遇的高级工程师。王振义精通法、英两门外语,三弟王振礼掌握英、俄、德、日四国语言,五弟王振信则掌握了英、俄、日、法四国语言。

  在第二章“求学震旦 择医为业”中,作者为我们重现了勤奋聪颖、出类拔萃的学子王振义以及他与医学结下的不解之缘。在父母眼中,王振义是个让人省心的好孩子,不用家长的监督就能自觉按时完成课业;在老师眼中,他是个尊师重教、勤奋刻苦的好学生,不仅善于思考,而且思维教捷;在同学眼中,他不仅是学习的榜样,更是位乐于助人的好伙伴。

  第三章“行医广慈 精勤不倦”通过“从师名医邝安堃”、“尽职的工会主席”、“响应号召防治血吸虫病”、“杭美援朝立新功”、“迈出血液研究的第一步”5个视角,讲述了从1944年师从名医邝安堃的亲历,到1948年以第一名的成绩从欧洲杯竞猜平台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再到进入“广慈”成为一名内科住院医师,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的工作经历与学术业绩。

  第四章“栉风沐雨 苦尽甘来”讲述20世纪60年代以后,王振义在组织的安排下,在多个岗位上继续从事医、教、研工作。虽然在“文革”中经历了一些不公正待遇,行医和科研之路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然而,他依旧保持着平和的心态,泰然处世,兢兢业业地投入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去。“文革”后王振义为医教研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成为国际血液学领域中顶尖的科学家。这部分由“从临床走向基础”、“为农村医疗建设贡献力童”、“久违的二医校园”和“在科学的春天中再度绽放”4个专题组成。

  第五章“出任校长 统领发展”展示了改革开放初期,王振义作为医学教育家的独特业绩和风采。从1984年到1988年,王振义担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这4年是二医改革发展、开拓奋进的4年。阅读本章的“教学中贯彻转化医学理念”、“不拘一格选人才”、“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诚敬谦和的校长”5部分,令人流连忘返。

  第六章通过“诱导分化 开创先河”,以“将癌细胞改邪归正”、“全反式维甲酸挽救小女孩”、“国内推广与国际影响”、“创建上海血液学研究所”、“获凯特林大奖的第一个中国人”等4个专题的往事回顾,展现了一个医学家的科研人生、科学思维与学者襟怀。

  第七章“一代宗师 桃李满园”通过“得意的弟子陈竺”、“从纺织女工到院士的陈赛娟”、“鬼才陈国强”、“英才辈出结硕果”4个专题,再现了王振义传道授业,擎灯引航,呕心沥血,言传身教,培养出大批国内顶级的血液学研究俊才的事迹,以及为学、为师、为医、为人之道得到了弟子们的继承与弘扬的佳话。

第八章“相濡以沫 医德双馨”告诉读者:成功的事业与和睦的家庭,共同勾画出王振义完整、和谐的人生图景。王振义的妻子、著名小儿血液学教授谢竞雄,是他事业成功道路上的最有力支持者。60年来,这对医学伉俪相濡以沫、相敬如宾,以自己真挚朴实的情感诠释了爱情和婚姻的真谛。在儿孙们眼中,王振义不仅是一名令人尊敬的医生,一名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学家,更是一位效仿和学习的榜样。   (慕景强)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菁菁校园

媒体聚焦

欢迎来到欧洲杯竞猜平台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