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本报记者与30位市民零距离体验医生的一天
2012-06-14 浏览( 来源:青年报 文/朱文娟;图/吴恺 
 撰稿:雷雨
 摄影:

 “跟医生体验了一天的工作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八个字,‘责任、信任、医者仁心’。”昨天16:00,来自上海大学的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刘芳芳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她体验到的医生工作的甘苦。

  昨天,共有30名和刘芳芳一样的体验者,来到瑞金医院,跟随医生体验了他们一天的工作状况。这是由团市委和瑞金医院主办的“走近你我 倾听心灵”——角色互换体验活动的其中一项活动。过去,由于无菌操作、保护病人隐私等原因,医院的手术室、急诊室等医疗场所一直不对外开放。昨天的“体验日”活动,让普通市民与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状态有了首次的“零距离”接触。今天,将有10余位不同医院的医生到瑞金医院体验普通市民的就医情况。

  体验者5点就起床出发 30人分成四组体验

  上海师范大学物理系大一男生朱博文昨天起了个大早,因为学校地处奉贤,为了参加团市委和瑞金医院主办的“走近你我 倾听心灵”——角色互换体验活动,他清晨5点就起床了。“我以前从没有近距离接触过医生的工作。看到有这样一个机会,我就报名了,想感受、体验下医生的一天到底是怎样的。”朱博文说。

  清晨7:20,30名体验者就已集结完毕。在经过工作人员的简单交代后,他们被分成了4个小组,换上了医生的白大褂,跟着医生分别前往不同的科室去体验医生的交接班和查房工作。

  在6号楼8楼骨科,上海大学女研究生刘芳芳一边观察周围的环境,一边悄悄对着同伴嘀咕:“这些医生简直是神了!明明没有看病历,他们是怎么记得住每位病人的病情的,那些指标啊什么的甚至都倒背如流!”在经过仅仅一个多小时的查房体验后,刘芳芳觉得自己已经累得有点挺不住了。“查房已经挺辛苦了,他们居然还能记住那么多病人的情况。我觉得,做医生简直就是一场对体力和脑力的双重考验。”

  好在,清晨9点钟,刘芳芳的体验就暂告一段落。结束了查房工作后,当天的“走近你我 倾听心灵”——角色互换体验活动正式开始。在经过简短的仪式之后,体验者们跟着医生学习了简单的心脏复苏急救术和骨折外伤包扎术。现场,参与活动的体验者们都非常积极,这算是他们意外的收获。

  心导管室 医生要穿着重达数斤的铅衣工作

  在参观了瑞金医院的直升机停机坪后,11:20,一组体验者被带到了心导管室。在这里,两名医生正在为一名锁骨下动脉堵塞的病人安装心脏支架。隔着玻璃,体验者们都看到了医生脖子上套着一圈疑似颈托的东西。“那是医生保护甲状腺用的。”瑞金医院心内科的陈康医生给体验者介绍道。“因为做这种手术的机器是有辐射的,这些辐射有致癌危险,所以医生们站在手术台前,都要穿上厚重的铅衣,戴上颈部防护。”陈康介绍道,一件崭新的铅衣,大约重四五斤。而一件穿过几年的铅衣,由于上面浸润了血迹、汗水等,往往重量大增,一件穿了10年的铅衣,可能要重达20斤。“我们的医生,每天都要穿着这么重的铅衣站在手术台前。一台手术少则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多则一两个小时。每天手术连轴转,一天这里大约会有25-30台手术。”陈康说,到最后,很多老医生都查出了严重的脊椎问题。“我们沈医生上个月就查出脊椎问题,一度都不能动了。”陈康指着正在一旁工作的沈卫峰教授说。

  “啊?这是我第一次听说‘铅衣’这个词,做医生的辛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体验者、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周超异告诉记者,经过这半天的体验,他觉得做医生体力消耗太大了,风险更大。

  “其实,真正忙起来的时候,因为注意力非常集中,反倒并不觉得重或者累。手术结束后,才会感到很辛苦。”沈卫峰跟体验者交流道,“做医生虽然很辛苦,但是每当我们又救活一名病人,那是金钱也无法买来的成就感。前几天,我们救活了一名80多岁的老人,他当场就要给我们下跪表示感谢。”沈卫峰说。

  手术室 进入前要做反复清洗与消毒

  当一组体验者被带进心导管室的时候,另一组体验者脱下了鞋和外衣,换上手术衣,戴上防尘头套,在医护人员的带领下,进入了一个无尘无菌的世界——手术室。

  体验者们看到,进入手术室操作前,外科医生需要进行手部的清洗与消毒。医生现场示范,第一次洗手的时候除去手掌、手腕,清洁的部位还需延伸至肘部10公分处。第二次洗手还需要用到特制的刷子。示范的医生将10个手指反复洗刷后,手腕、手肘也经历一次刷子的“考验”。一旁的体验者打趣道,看来手术室的医生还得皮糙肉厚。而医生非常严肃地告诉体验者,所有这些清洁工作,都是为了给手术台上的病人提供一个无尘无菌的环境。

  行走在手术室的走廊,体验者们好奇地探头张望每一间手术室里的场景。“仿佛是电影中的场景再现”,一名来自上师大的体验者描述着手术室给他带来的神秘感。“现在终于身临其境。”

  在体验着手术室的神秘的同时,体验者们同样感悟着生命:“也许,我们很轻松地进行着一场体验之旅。可是,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是病人的家属,如果我们是主刀的医生,这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使命。”

  专家门诊 专家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中午,在医院食堂吃过简单的便饭,体验者们被分配进了不同的科室,分别体验门诊、急诊和医疗办公室的工作。本报记者也兵分三路,跟进了他们的体验历程。

  13:30,体验者陈女士走进了瑞金医院肾脏科主任医师王伟铭的办公室,她将跟随王医生体验两小时的专科门诊。“医生,我这个腿肿了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能吃苹果吗?我能吃火龙果吗?我能吃蛋白吗?”病人用浓重的温州腔发出一连串的提问。王医生耐心地倾听着,一旁病人的儿子则用他并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翻译着,“我妈能吃苹果吗?少吃一点可以吗?火龙果能吃吗?鸽子能吃吗?”王医生一一认真作答。

  13:41,上一个病人几乎还没有走出房间,另一位中年女病人就紧跟着走了进来。“医生,我是特意从新疆来看病的。你帮我看看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看过这位病人的片子、病历后,王医生详细介绍了这位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病状。“你既然是特意从新疆赶来的,我建议你最好能再到仁济医院去查一查,综合了解下病情,他们的风湿科还是不错的。那么大老远来的,不要白跑这一趟。”因为这位病人路程较远,王伟铭交代得特别详细。这时,门外的病人已经不耐烦地打开了一条门缝,一次次望向里面。

  14:02,第三个病人刚刚走进来,突然又冲进来一个病人说道,“医生,麻烦您给我加个号。”“那要等很久啊!至少要到傍晚6点才能轮到你吧!”“多晚我都看!”病人坚持道。

  就这样,第四个病人、第五个病人……在短短两小时的时间里,王伟铭共看了十一个病人。

  “医生,难道你都不用上个厕所什么的吗?”记者坐了整整两个小时,连跟医生说一句话的时间都没有。在上一个病人与下一个病人之间,几乎没有任何时间的停顿。离开门诊前,记者终于忍不住问道。“通常,我们会在门诊前做好准备。门诊的时候病人一个接一个,肯定是没有时间上厕所的。”王伟铭医生告诉记者,“我们都习惯了。”

  导医台 体验者已成了一名男护士

  上师大物理系大一男生朱博文被分配在门诊大厅一楼的导医台。除了身穿白大褂,他比其他体验者还多戴了一个口罩。15:30,当体验者结束了体验工作时,他仍坐在导医台内,身边断断续续有病人来向他询问。“看,他已经是一名护士了!”一名一起和朱博文一起来体验的参与者开玩笑地说道。

  “我发现在导医台工作实在是太需要耐心了。很多老年病人会来这里问问题。有的时候一个问题要问好几遍,还有的病人转上一圈又回到这里问同样的问题。听了没多久,我都记住了。验血在6楼,B超在7楼……”小朱说,不少病人都把坐在导医台里的他当成了医生,“凡是我知道的,我都会回答。毕竟,我们穿上这身衣服,说话的感觉就不一样了,表情也不一样了。”

  抢救室 最大的一个感受只有一个字:累

  “今天最大的一个感受只有一个字:累!”看着“穿越”在人群中的医务人员,来急诊室抢救室体验的张圣良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瑞金医院抢救室的核定床位只有8张,这远远满足不了患者的需求。和平时一样,昨天下午,数十平方米大的抢救室已经满满放置了20多张床位,“加1”、“加2”……不断增加的床位让抢救室显得格外拥挤。而在抢救室门口,原本是给救护车停靠的地方,现在同样也放满了床位,粗略一数,大约也有20多张床位,其中很多患者躺的床还是直接问救护车“借”的。

  “那么多患者,刚刚出去了一位,马上又有新的患者进来。”张圣良就站在急救室的护士台,这让他看着都有些头晕。张圣良是一名机械系的大一学生,体验的前一天晚上,张圣良还是很兴奋的。幻想自己穿上白大褂,然后在微博上和好友交流体验的情况。结果,看着人来人往的医务人员,张圣良被他们的情绪感染了,连手机都不想掏。 “太忙了,医生护士们刚看完这张床位,立马跑到那张床位,连喝口茶的时间都没有。”

  实际上,如果不是疑难病症,医生花在每个病人身上的时间可能也就一两分钟,或是打针或是补液,问题是,有那么多病人。护士办公室的空位置确实很多,因为她们都在忙着做治疗、配药。张圣良也没有坐下来过,他觉得坐下来的时候挺愧疚的,因为,偌大的急救室就他一个人坐着。医生、护士倒是很坦然:“没关系,你坐吧,我们都站习惯了,有时候站到连脚都抬不起了。”

  白天的急诊还是相对轻松的。“夜间门诊一般都是病情比较急的,肠胃炎、醉酒、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等等,病人以及病人家属有时脾气比较暴躁,这时医务人员只能不断提醒自己,要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要理解他们的心情。”

  普内科 偶尔有些人想插队被劝离

  “原来站在患者的角度看医生、看医院,总觉得这不满意、那不如意。经过这次体验,感觉医生和医院真的有不少值得尊敬的地方,作为医生真的不容易。”中学生杨扬体验的地点是普内科。

  下午2点多,心内科的诊室仍然是人来人往,人最多的时候,不到十平方米的诊室站满了20多名患者。人群中,偶然会有人偷偷将病历卡塞进医生手中,希望能插个队。医生笑笑,将病历卡交回给患者,告诉他“要排队”。

  病人一个接一个,这个没走,那个又来,连护士也劝不出去。最终医生也忍不住了,对几位患者说:“到你们还早呢,出去等吧。”医生的语气就像跟朋友开玩笑,患者听了都出去了。

  预检台 体验者帮老外写病历卡

  大学生小裴体验的地方是急诊室的预检台,这里同样是热闹之处。

  小裴说,体验的过程中他也发挥了一次“重要”作用,就是帮一位老外填写了一份病历卡。“这位老外只会说一点点中文,所以向预检台求助,于是我做了一回翻译,帮他填写了病历卡,还带他去了诊室。”

  在小裴看来,做大医院的护士其实挺不简单的,不仅要有耐心,而且还要知识面广,因为患者的问题有时候会很多。“当然,会一些外语也很重要。”小裴笑着说,预检台起了很大的分流作用,通常情况下,患者在预检台的滞留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两三分钟,“很快、很迅速”。

  医疗事务办公室 “心术”在这里“上演”

  术后承受不了超重负荷的月金离开了人世。因为医生霍思邈只注意到月金脑血管畸形,没有查出月金的心血管也是畸形的。其实,如果能够做一个全面的检查,查得更细致一点,完成一个心血管的修补术,也许一场“医闹”事故就能避免。

  这是发生在小说版《心术》中的桥段,然而,真实版的“心术”却经常发生在上海瑞金医院医疗事务办公室。

  下午,记者跟随体验者进入了瑞金医院的医疗事务办公室。

  以瑞金医院医疗事务办公室行政主任刘西瑛为首,这是一支由4人组成的“机动”部队。尽管“医疗事务办”的门牌处标识着固定接待时间为“8:00-17:30”,但是团队成员蔡振宇却经常会在下半夜被叫醒,赶来处理突发的医患纠纷。回顾自己的工作时间,最晚下班的时间是凌晨四点,第二天八点接着工作。

  浏览着墙上张贴的值班表,看着密密麻麻的班次,体验者李小姐叹息,“原本以为这种行政事务的工作会很轻松呢。”

  曾被谩骂、吐过口水,甚至被抽过耳光、被打入院,甚至经常被众人“围攻”。对于医疗纠纷事务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而言,这些经历难以避免。医患纠纷日趋敏感的当下,患者有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医疗人员也有着“三夹板”的苦恼。

  “沟通的时候我们的语言会尽量通俗化,避免生僻的医学术语。比如肾脏我们会说成腰子。心脏搭桥手术我们一定会画图跟患者家属解释清楚。”刘西瑛向体验者介绍道,遇到激动的家属,安抚家属的情绪是解决纠纷的第一要义。此时,“医疗纠纷事务办”还起着心理疏导的作用。

  

 

    体验者感受

  “我感受到的是温暖”

  体验活动结束后,体验者们相互分享了这一天的经历。“当我站在那位医生背后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她的职业既是医生,又是一名幼师。”刘芳芳说道。她所提及的这位医生,是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瑛,治疗帕金森疾病的专家。

  “我体验的时候遇到一位老患者,他只听王医生一个人的话。王医生告诉他,他不能再喝酒了。老人就像小孩一样,和王医生讨价还价道,‘喝一点点黄酒可以吗?’被王医生否决后,他不甘心地撇撇嘴,但还是表示会照办。”刘芳芳惟妙惟肖地模仿了老顽童般的病人与王瑛医生之间的对话后,向瑞金医院的医护人员表达了最诚挚的理解。“那个老患者离开时,和王医生打招呼说‘拜拜啦’,就像一个可爱的小朋友。那一刻,我感受到的是温暖。是病人对医生的信任,是医生对病人的责任。那一刻,我觉得医院才是真正有爱的地方。”刘芳芳说,通过这次活动,她体验到了平时所无法体验的医者生活。她希望,医患相互体谅,相互理解。

  

 

    新闻背景

  “医患沪助”系列活动将于6月下旬正式启动

  为增进医患双方彼此信任和理解,维护和改善医患关系融洽、和谐地发展,由团市委和瑞金医院主办的“走近你我 倾听心灵”——角色互换体验活动于昨、今两天举行。瑞金医院党委书记严肃,团市委副书记夏科家,瑞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杨伟国,团市委学校部部长陈立俊出席活动。

  昨天是市民体验日,约30名大中学生、市民代表通过本报征集报名,参加了当天的体验活动。他们通过参与临床医生交接班、病房查房工作、学习突发事件急救、深度体验门诊、急诊等,感同身受医护工作者的辛苦,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加深了对医生的信任和理解。

  今天是医生体验日,将有10余位不同医院的医生到瑞金医院体验普通市民的就医情况。

  能够换位思考、在良好的沟通和理解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任和尊重是良好医患关系的保证。

  记者了解到,团市委和市卫生局将于6月下旬在全市开展“责任·信任”2012年上海医务青年“医患沪助”系列活动,旨在强化医务人员责任意识、增进医患双方理解信任,为医患关系的融洽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昨、今两天的医患体验活动是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

 

    原文链接:http://app.why.com.cn/epaper/qnb/html/2012-06/13/content_61950.htm?div=-1

    相关链接:文汇报 瑞金医院昨首次大规模向公众开放准大学生体验医学职业

                      东方网 瑞金医院上演“医患体验日 ”30人“穿越”体会医生甘苦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菁菁校园

媒体聚焦

欢迎来到欧洲杯竞猜平台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