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求诊中的“门把手现象”
2015-11-23 浏览( 来源:解放日报 
 撰稿:徐瑞哲
 摄影:

  或许你也经历过“门把手现象”——看完门诊,离开诊室后,突然又想起什么还不知道、还没明白的事,于是又拽住门把手,打开房门,问一问医生。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医学人文周”活动中,医生、医学生们都关注到这一“门把手现象”。其实,患者要问的,不少都已在问诊中主述过,但因为没有得到确定性的答案,只好再问一遍。

  来自瑞金临床欧洲杯竞猜平台的人文教研专家有一个比较极致的案例。

  一位病人在某大医院排了3小时队挂上专家号,又等了2小时看上了病,结果就诊只持续了3分钟。他最终投诉了,但投诉的不是“只看了3分钟”,而是专家在这3分钟里根本没有看他一眼。

  看病的“看”,真的那么重要?有些一线医生甚至提出“55/38/7”原则,也就是“看/听/说”中“看”的比重占55%。或许,那位去投诉的病家,一直看着专家埋头于快速写就病历卡、果断开出处方单,但就是没有与专家建立起哪怕一点点的眼神交流。病人没有从医生的眼神中发现尊重、发现真诚、发现信任,那么,他怎会满意诊断结果?不满意了,再握一下“门把手”也成为自然。

  “门把手”现象是低效率、低水平医患关系的折射,很多重复的解释只是因为医生在说出关键答案时少看了病人一眼,那么病人当然有理由认为,“你没有把我的病当回事”或者“你听清楚我的病情了吗”。“看”是什么,“看”不仅是“望闻问切”中的“望”,更是观察病人的表情、心情甚至肢体语言。医生接诊时应该学会不时注视对方双眼,并伴着积极回应与反馈,诸如“嗯,是这样的”“没关系,你放心吧”“但是,这一点注意哦”,最后,不妨拖个尾巴、多问一句:“其他还有什么吗?”甚至,在告知重症患者病情时,也带着那种专注的眼神,说:“我也这么希望”、“我也想告诉你一些医学事实”、“无论发生什么,我们在你身边。”

  如果医生不再吝啬专业的眼光,那么门缝里投来患者疑虑的目光也许会少许多。

 

  原文链接: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5-11/23/content_150421.htm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菁菁校园

媒体聚焦

欢迎来到欧洲杯竞猜平台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