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级临八二班与16级英五班联合举办战“疫”英雄面对面班导师活动
2020-05-18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撰稿:张一清
 摄影:陈燕、朱玫娟

5月15日中午,18级临八二班与16级英五班相聚线上,与仁济医院参加援鄂战疫一线的心内科医生葛恒一起,聆听了他的抗“疫”故事。18级临八二班班导师郑青、辅导员陈燕和16级英五班班导师刘坚华、辅导员朱玫娟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葛恒医生的报告展现了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身姿,揭开了这层超人形象的幕后故事。走廊与白大褂上的涂鸦,医生之间的相互委任为“倌”,都在高强度的医疗工作之余为援鄂队员们增添了几分情感宣泄的通道。由于身着防护服,终日佩戴口罩,医护之间只能通过白大褂相认,唯一露出的双眼成为了相互关注、欣赏的媒介……这些无不提示我们,援鄂队员们并非一个个泥塑石雕的偶像与模范,而是有血有肉、有家人有朋友、有苦恼也有压力的平凡生命。他们成为了历史所铭记的人,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接过了历史赋予的重担——或者更准确地说,他们承起了历史压下的重担。而这些在时代呼唤时挺身而出予以应答、承担起责任的人,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英雄。

那位推着患者出去晒太阳的医生,则在无声地提示我们,即使修复患者躯体的工作已经用疲惫填满了我们的躯体,我们的心灵也绝不应当忽视患者亟需安抚与支持的心灵。医学的处理对象除了躯体,还有心灵——会感到痛苦与恐惧的心灵;而心灵的问题只能用另一颗心灵去解决。这颗心灵,决不是逃避现实、选择性忽视人类苦难的心灵,更不是那种“看惯了苦难而习以为常”的心灵,否则它给出的一切回应与慰藉都将如空中楼阁,如隔靴搔痒,它只能发一发不痛不痒的议论,作一作倾听者与安慰者的样子,如何能有解决问题的效力。牢记孙思邈先师之训:见彼苦恼,如己有之,深心凄怆。直面人间的苦难与患者的痛苦,然后生发悲悯之心,然后尽己所能,拔其痛苦,予以安乐。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16英五的同学们热情地回答了18临八二班同学们提出的一些问题,例如如何应对未来的学习,如何参与科研活动等。虽然隔着屏幕大家无法进行眼神的交流,但身为医学生的彼此,因为此次活动,更加坚定了医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菁菁校园

媒体聚焦

欢迎来到欧洲杯竞猜平台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