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拉开帷幕。我院博士生杨娴娴的参赛项目《定向曲面牵引成骨技术及其在颅眶部的应用》入围生命科学类的终审决赛,并在展示现场接受了北京卫视、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的采访。上海代表团团长、团市委副书记夏科家,学校部部长张恽等领导参观了杨娴娴的项目并表示了慰问和鼓励。 中国每年有数万颅眶和眶周畸形的患者,目前对他们的治疗采用分层截骨辅助自体骨移植或人工材料充填,整复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增加了患者医源性创伤,而且治疗周期长、费用高。杨娴娴同学在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穆雄铮教授的指导下研究的该项技术,采用定向曲面牵引成骨,利用自体骨组织再生修复复杂的眼眶及眶周畸形的设想得以实现,同时结合计算机辅助术前模拟及手术设计,将组织工程技术与牵引成骨相结合,追求形态与功能的同期修复,将成为颅眶缺损理想的修复方式。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国内著名大学和新闻单位联合承办,在国家教育部支持下组织开展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科技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以“崇尚科学
追求真知 勤奋学习 锐意进取
迎接挑战”为宗旨。它于1989年首办,旨在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发展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由于这项赛事活动在较高的层次上展示了我国高校的育人成果,并推动了高校和社会间的交流,成为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方式,成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声誉远播港、澳、台地区甚至欧美发达国家。 本届“挑战杯”竞赛自2008年3月启动以来,经过校赛、省赛的选拔,全国组委会收到全国31个省(区、市)507个高校报送的作品1387件。经评委会复审,最终有来自432个高校的1106件作品(其中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343件,自然科学类作品763件)进入终审决赛。同时,为支持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开展,主办单位联合上海世博局设立了世博专项竞赛,共收到全国135所高校的511件世博专项竞赛作品,经评委会评审,有91件作品将参加决赛期间的现场展示。 本届“挑战杯”为期五天,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有专家质询、专家评审、人才推荐与作品洽谈、中小学生开放日等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