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疫情防控小知识

作者:尹静娴   发布时间 :2022年04月11日

一、关于抗原检测

为进一步优化新冠病毒检测策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日前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已制定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

抗原检测就是直接检测新冠病毒的抗原。抗原检测速度快、过程简单、不需要仪器,比较适合居家自测。目前仍然是诊断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标准”。抗原检测的灵敏度要差一些,病毒量比较高的时候才能测出来,但是检测比较方便。这里提醒市民朋友,因为抗原检测阳性对应的是一个感染者传染性比较高的时候。所以一旦抗原测是阳性,为了您和家人健康及社会安全,不进一步扩散病毒,请不要随意走动,立即联系您的社区管理人员或单位等待进一步的处理。



在目前状况下,核酸检测的压力比较大,有些地方条件比较差,还不能进行核酸检测。这个时候,我们借助抗原检测这种更快捷、更方便、更经济的方式,尽管它的灵敏度不是那么高,但能测出一些新冠病毒感染的高风险传染者。病例发现得越早,传播得越少,我们隔离的速度越快,那我们最终就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实现社会面的“清零”。

不同的厂家可能检测方式略有不同,检测时请仔细按照说明书操作。抗原检测需要较大量的病毒,因此采样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咽拭子采样需要用采样棒刮擦咽喉部分的细胞,鼻拭子采样需要则刮擦鼻黏膜细胞。因为要采集到上皮细胞,我们需要对自己下手狠一点。如果检测结果阳性,请对使用过的采样棒、试纸条进行反复消毒并封存交给相关的专业人员处理,避免病毒泄露到环境中。

如果读出阳性怎么办?不要慌,跟社区或单位报告,疾控会派相关的车辆运送到相应的医院进行处理。

什么时候用?在你刚刚开始感觉到有点症状的时候,疑似感染的时候可以用,抗原检测的结果不是最终的,最终疾控会用核酸检测进行核查。

抗原检测适用哪些人群?抗原检测的适用人群:一是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二是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三是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


二、关于封闭管理期间的饮食

随着科学不断发展,人们可以从很多方面维护和“修理”自己的免疫系统,大致分为“医学方式”和“非医方式”。“医学方式”包括我们常见的用于新冠肺炎防治的疫苗接种等;“非医方式”,主要是改变生活方式和习惯,包括调整食物营养结构和摄入量、选择合理运动时间和强度、保证睡眠质量和调节心理情绪等。     IMG_256



今天我们从“膳食营养”的角度给大家介绍如何保持主动健康,提升自我免疫力。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健康饮食,牢记 10 条“膳食经典”: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

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

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

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

9.如饮酒应限量 ;

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三、关于“特殊时期”心理危机应对

当特殊时期来临的时候,如果我们的心理韧性或心理适应性不好的话,我们既有的行为模式没有第一时间与之匹配,就会产生混乱而崩溃的状态,导致我们无法用有效的方式来处理这些特殊的困难。突发事件恰恰就是打破了这种有效的方式。

 

在我们人生当中,疫情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会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它不会改变我们本身的规划。在我们人生当中,会有很多这样的突发状况,而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要有良好的心理韧性和心理适应性,它可以帮助我们在遇到这种突发状况的时候,及时去调整、适应,进而找到新的应对方法。在这些固化的状态下,我们就会有刚才所说的那些焦虑、慌张、茫然、恐慌、恐惧、愤怒等等,这些坏情绪的负面性一定会存在的,这是正常的一种心理状态。请接纳自己在社会情境发生改变时给我们带来的应激反应,适应往往比逃避更有效。以下是几个小贴士:

1.保持“云社交”

积极的社交活动能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给予我们安全感,驱散孤独感。每日通过电话或微信与家人和朋友聊聊天,交流一下近况。但请注意,沟通的话题不要仅局限于疫情,否则反而会加重我们内心的恐慌感。多与家人朋友聊聊自己目前的课程、科研进度,正在看的电视剧、玩的游戏等等。

2.控制每日浏览手机新闻的时间

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也限制了我们分辨信息真假的能力。过多浏览消极信息会加剧我们对未来的担忧,耗竭我们的精神能量,滋生悲观情绪。可以养成每天只在固定时间内刷疫情有关新闻的习惯,其余时间刷刷开心的电视剧和电影,尽量让自己处于积极心态中。

3.关注当下,规律而丰富地规划每日生活

所谓焦虑,是对未来不确定事件的担心。消除焦虑的关键,便是将注意力从未来拉回到现在。将每日时间合理规划为:学习、放松和休息时间。用充实的日程帮助我们站在当下。问问自己:我目前有哪些重要的事情要做?例如安心上好网课,为自己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查阅文献资料,或者用心准备毕业设计、升学考试等。在学习之外,我们也可以在小小的空间内为每日生活增添一些乐趣和色彩。尝试拍下学校为我们准备的暖心三餐,配上此刻的心情,发到社交媒体上。可以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生活,作为这段特殊时光的纪念。此外,我们在寝室内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帮助我们紧绷的神经获得放松。


四、关于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个人防护

医务人员和防疫志愿者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如何进行个人防护,要了解两部分的内容。首先是风险评估,个人防护都应当基于风险评估基础上进行科学规范的个人防护。其次是个人防护,比如如何穿戴防护用品及其中间需要注意的细节和要点。

在新冠肺炎防护的风险评估中,首先是评估新冠肺炎病毒对外界的敏感性。新冠肺炎病毒对热、紫外线都很敏感,对任何消毒剂都非常敏感,但是在人群中普遍易感,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

对于气溶胶传播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成因。如果真正存在气溶胶级别的传播,现在的防护口罩作用不大,因为我们防护口罩的防护级别是微米级的,但是气溶胶中包含的病毒大多是纳米级别的,用微米级防护材质口罩去防纳米级别病毒是很难实现的,但是也有一定的防护效果,因为很多病毒,必须要依附在微小颗粒上才可以存活较长时间。如果病毒依附在大颗粒物上,防护口罩是有很好的防护效果。

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会有气溶胶传播的风险呢?一种情况下,当惊天动地打喷嚏时,可能会在局部的环境中形成气溶胶。另外一种情况,是在实验室中,没有带盖子的高速离心机在高速离心的时候可能会形成气溶胶。此外,受污染的防护用品,比如脱鞋过程中频繁地抖动,也会形成气溶胶。

新冠肺炎病毒最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我们对飞沫进行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飞沫在空气中停留比较短暂,在1~2米之内移动才会导致个体感染,所以建议保持适当的、安全的社交距离。

安全社交距离是多少?静态情况下,一米之外是相对安全,两米之外是绝对安全。因为他人站在两米之外正常打喷嚏,一般唾沫星子不会喷飞到两米的一个距离。

新冠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污染物品来传播,这些污染的物品接触口鼻部之后也会造成感染。我们要了解新冠病毒在环境中到底能活多少时间,因为病毒活的时间越长,活性越高,感染人的一个风险就越大。

一项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材质上,冠状病毒的存活时间是不一样的。其中,值得庆幸地是在气溶胶状态下,冠状病毒一般三个小时左右就失活了,不会感染人体。相对而言,气溶胶中冠状病毒存活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暂,但是一些固体材质如不锈钢、塑料等,病毒存活时间就比较长;金属铜本身有抑菌作用,所以冠状病毒的存活时间比较短;而纸板,棉织制品,能够吸收水分的物品,冠状病毒在这些材质表面存活时间也很短。很多研究发现,冠状病毒在没有生命体的物体表面存活,即使在非常适宜存活的情况下,存活时间最多为9天,这揭示了现场如果不去控制的话,9天之后冠状病毒也失活了,不具备感染性或者致病性。

做好个人防护方面,依据于2021年上海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一版)等相关标准。

首先是标准防护的原则,其前提假设是周围的物品或者环境被病毒污染,具有感染性。所以,标准防护不仅仅是保护我们医务人员或者工作人员,也是保护病人的双向预防措施,可以阻止一些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在标准防护的操作里面,需要强调的是标准预防。其中最基础的预防措施,就是要勤洗手,多做手部卫生,多注意操作细则,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所有的防护用品脱去之后也必须要清洗双手。我们可以戴上手套,那么是不是把手套脱掉后就可以不洗手吗?当然不是。相关实验表明,如果手套表面被病毒污染,把手套脱去之后即使操作再小心,手上还是会有病毒的沾染,所以脱掉手套后及时洗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再次强调,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医务人员洗手非常重要,一般按照七步洗手法: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手消毒)或20~30秒(洗手),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见“六部洗手法”,要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防护用品的穿脱也很重要,需要注意进行个人防护。防护用品需要在清洁区穿戴完成,再进入污染区。脱卸防护用品时,要防止自我污染的可能性,一般先移除污染最严重的防护用品。如果防护用品污染比较严重的时候,也可以先对防护服初消毒之后,再脱防护用品。

脱卸的时候,第一是要注意周围情况,周围最好没有人和容易被污染的物品;第二是在脱防护用品的地方空气流动不要太强烈,避免形成气溶胶传播;第三是要准备可以随时手卫生的消毒液或流动水,所有的防护用品全都脱卸完成之后,要执行手部卫生。



穿戴顺序:

一级防护:戴帽子和医用外科口罩→穿工作服或隔离衣→戴手套→进入污染区;

二级防护:戴帽子和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检查口罩密合性→戴护目镜/防护面罩→穿隔离衣/防护服→穿防护鞋(靴)→戴手套→进入污染区。

注意:所有的防护用品的穿戴和检查(帽子、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的穿戴以及口罩密合性检查)在进入污染区以前必须要全部完成的,如果手部有破损的话,建议可以带两层的手套脱防护用品。

脱卸顺序:

一级防护:脱手套→执行手卫生→脱工作服或隔离衣(若戴双层手套,在脱卸隔离衣后脱第二层手套)→执行手卫生→进入潜在污染区;

二级防护:脱手套→执行手卫生→脱隔离衣/防护服(若戴双层手套,在脱卸隔离衣后脱第二层手套)→脱防护鞋(靴)→执行手卫生→脱面罩/护目镜→执行手卫生→进入潜在污染区。

注意:一般在从污染区进入清洁区以前把污染严重的防护用品先脱掉,所有的防护用品脱卸完的时候一定要执行手部卫生,一般可以脱卸一件就执行一次手部卫生。脱卸场地尤其要满足相对独立,要避免人员流动和空气的强烈流动;保护清洁区和其他人员不被污染或感染;部分可以重复利用的防护用具(如护目镜)需要消毒之后可以再使用。


图片来源:百度










上一条:学习交医院训、学院精神感想

下一条:同心战疫,共同守“沪”——全球健康学院教职工积极投身抗疫前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