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 学科普

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十大要点

【 发布日期:2022-07-13 】

第六人民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 周健

如何监测血糖是很多糖尿病患者最头疼的事情之一。每天要测几次血糖,怎么测,是饭前测、饭后测还是睡前测?怎么样的血糖算好?这些都是糖尿病患者关心的话题。

测血糖,我们专业上称为“自我血糖监测(SMBG)”。自我血糖监测一直以来都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通称糖尿病防治的“五驾马车”之一。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及时了解血糖水平,指导医生调整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同时也是另外“四架马车”- 即饮食控制、合理运动、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使用降糖药物之间的桥梁,是医患双方沟通的重要桥梁。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等均在权威指南中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均应使用血糖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于2015年也发布了《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以规范我国糖尿病诊疗行为、促进糖尿病的有效管理。但对于每位患者而言, 自我血糖监测方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个体化实施。本文着重介绍血糖监测的十大要点。

首先,新买的血糖仪、每次启用新的试纸条及血糖仪更换电池后都应用随血糖仪所带的质控液进行仪器校正,当怀疑血糖仪不准确时,应随时进行仪器校准。

第二,开启试纸以前,要看清试纸上的批号是否与血糖仪相符,并将血糖测试用品(血糖仪、 血糖试纸、采血器等)存放在干燥清洁处。

第三,采血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可用肥皂和温水将手(尤其是 采血部位如指腹侧面)洗干净,并用干净的餐巾纸或棉球擦干;切勿挤压手指来获得血样,否则组织间液进入会稀释血样而干扰血糖测试结果。

第四,要记录血糖测试结果,同时要详细记录饮食、运动等多方面的信息,以便更好地用以评价血糖控制趋势及药物、饮食和运动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第五,要明确什么是达标的,控制良好的血糖。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血糖的控制目标应为:空腹血糖4.4-7.2 mmol/L,非空腹≤1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但强调血糖控制目标应高度个体化。

第六,监测血糖频率要应人而异,应根据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以及血糖控制情况选择不同的监测频率。糖尿病患者要明确自己目前的治疗方案,是注射胰岛素还是口服药物治疗。如果是注射胰岛素,一天打几针,打什么剂型也要心中有数。比如,对于基础胰岛素治疗患者(比如睡前一次甘精胰岛素注射治疗)可每周监测3天空腹血糖,每2- 4周复诊1次,复诊前1天加测包括三餐后2小时及睡前共5个时间点的血糖谱。而对于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治疗患者,可每周监测3天的空腹血糖和晚餐前血糖,其他同前。对于非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一般可每1-2周抽查3天的血糖,比如周一监测早餐前后血糖,周三监测午餐前后血糖,周六监测晚餐前后血糖,用以帮助患者了解饮食和相关治疗措施对血糖水平的影响。简单地来说,对于血糖控制较稳定的患者,血糖监测的间隔时间可以较长;但对于近期血糖控制不佳、波动大,使用胰岛素治疗,近期有低血糖发生等的患者,应增加监测频率。

第七,除了自我血糖监测以外,糖尿病患者应坚持至门诊随访,每三个月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长期血糖控制最重要的评估指标,也是临床决定是否要调整治疗的重要依据。

第八,血糖监测指标除了糖化血红蛋白外,尚有糖化白蛋白这一重要指标,代表患者采血检测前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在了解相对短时间的血糖水平,如评价降糖方案是否合适、识别应激性高血糖、针对特殊人群的血糖评估——孕妇及肾衰人群时具备显著优势。糖化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一样,检测都非常方便,可以非空腹抽血。

第九,除了利用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外,还可以用动态血糖监测仪进行几天的连续监测。动态血糖监测仪被誉为血糖监测的“Holter”,每5-15分钟可以自动监测血糖值,可以显示糖尿病人的血糖“全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第十,血糖监测方法既往还包括尿糖监测,目前已较少使用。但有时受条件所限无法作血糖时,也可以采用尿糖测定来进行自我监测,它包括单次尿糖监测和分段尿糖监测,尿糖的控制目标是任何时间尿糖均为阴性。但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肾糖阈增高(如在老年人)或降低(妊娠)时,尿糖监测没有意义。因此,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血糖监测。

沪ICP备05052060号 沪举报中心沪公安网备31009102000045

版权所有©欧洲杯竞猜平台

地址:中国上海重庆南路227号东一舍102、105、107

邮编:200025

电话:021-63846590转776822或776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