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人民医院 骨科 秦安
病人:“医生,我这骨折要紧吗?以后不会让女儿天天伺候我吧?她们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再照顾我,想想就……”
医生:“阿姨,您这骨折属于椎体骨折,不算最严重的,打上骨水泥、坚持常年吃抗骨质疏松药,生活自理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预防发生再次骨折很重要。”
病人:“如果再次骨折会怎么样啊?”
医生:“再次骨折,比如发生髋部骨折,这个骨折又叫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它的危害就极其严重了。据报道,发生髋部骨折的人群中,近三分之一在一年内死亡;绝大部分患者个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或终年卧床,或与轮椅相伴;只有个别幸运者能恢复得和正常人一样。”
病人:“哎,我姐姐就是髋部骨折,现在已经在床上躺了一年多了,瘦成一把骨头了,而且身上到处是褥疮。我妈当年也是发生髋部骨折后走的。”
医生:“因为髋部骨折后导致常年卧床的病人,家人要经常性给他们进行被动运动护理,定期做局部按摩,定时帮助他们翻身,抬腿抬胳膊,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发生褥疮,防止肌肉发生萎缩和骨流失。同时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钙质以及维生素D的摄入。”
病人:“谢谢医生,希望我在您的指导可以下预防这“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不能像我姐姐那样躺在床上受罪。”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这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确。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和危害?
全球每3秒钟就有1例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约50%的女性和20% 的男性在50岁之后会遭遇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50%的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可能会发生再次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再骨折风险是未发生椎体骨折的4倍。骨质疏松性骨折可造成疼痛和重度伤残,髋部和椎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可降低患者预期寿命,长期卧床者的致死率可达20%、永久性致残率可达50%。
骨质疏松性骨折如何防治?
加强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高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率,是防治骨质疏松症、尽可能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第一步。骨质疏松诊疗指南建议50岁以上有骨折的人群应进行骨密度检查,50-64岁绝经女性及50-69岁男性伴脆性骨折者应行腰椎影像检查。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有别于一般的外伤性骨折,对此类患者的管理,应该从骨质疏松性骨折围骨折期开始,除进行常规的外科治疗外,需要比一般骨折病人更快地缓解疼痛,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制动时间,用来抑制快速骨丢失,提高骨强度,并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症,预防再次发骨折。在骨质疏松的围骨折期即应进行积极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以改善骨质量,避免患者陷入骨折-快速骨丢失-再骨折的恶性循环中。抗骨质疏松药物有很多种,作用机制也各不相同,主要包括以抑制骨吸收为主,或以促进骨形成为主,以及一些具有多重作用机制的药物,患者应在相关医师指导下进行适合自己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