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医院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吴连明
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只有23岁,2018年8月7日上午10:00开始于睡眠时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心前区胀痛伴出汗、头晕乏力,没有胸闷气促、腹痛、恶心呕吐等其他不适表现,休息后疼痛能缓解,当时没有给予重视。发病前三天工作较为劳累。之后1天内疼痛仍然反复发作,下午疼痛发作更加频繁,但是都能自己缓解。第二天上午患者胸痛仍反复发作,因认为胸痛可能是胃炎引起的所以自行口服护胃药,之后又出现呕吐,于是来到仁济医院就诊。当天下午17:42立即给他检查了心电图,存在窦性心动过缓(56bpm);肌钙蛋白(46.26ng/ml)明显升高,提示存在心肌细损伤;但是这么年轻的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比较低,21:18又给他复查了心电图见到Ⅱ、Ⅲ、aVF导联的ST段抬高,说明患者心肌损伤正在加重,而且怀疑是心肌缺血梗死,于是在急诊给予阿司匹林+泰嘉负荷剂量口服,为了找到心肌损伤的原因我们准备为他进行冠脉血管造影,评估是否存在心脏血管的狭窄导致了心肌供血不足,因此将患者收入心脏重症监护病房。
8月9日,患者在局麻下进行了冠脉血管造影,术中诊断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轻度心肌桥,术中没有看到其他血管的异常,而轻度心肌桥不至于引起如此严重的心肌损伤。至此冠脉血管造影也未发现血管源性致病因素。进一步心脏超声也没有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患者在8月9号再查肌钙蛋白已经飙升到93ng/ml,比入院时更高,提示心肌损伤未缓解,而且明显在加重。
考虑到以上情况,临床需要进一步鉴别的是患者这么年轻,如此严重的心肌损伤到底是心肌一过性缺血梗死(心脏血管狭窄之后又自行开通)还是心肌炎所引起的了,于是我们想到了“万能的心脏磁共振成像”,经过一定的准备工作,我们为患者进行了心脏磁共振检查,检查结果如下图:图像提示患者存在典型的心肌炎改变,而且心肌损伤范围很广,正常心肌里面出现了条片状的水肿以及心肌坏死信号(白色环状/条状)改变。
以上例子说明了心脏磁共振的意义,对年轻患者心脏病不能忽视,尤其是心电图类似于心肌梗死,心脏血管造影及心脏超声都无法诊断病因时,心脏磁共振意义重大。
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心血管磁共振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多参数成像模式,具有较高的空间、时间和组织分辨率,并且扫描视野大、无死角、无声窗限制、无操作者依赖性和任意层面成像等优点。一次成像能够同时评估心脏形态、功能和心肌灌注,结合钆对比剂延迟强化还可以识别瘢痕组织等。在临床实践指南中,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CMR 用于心脏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且在疾病预后判断和危险分层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心肌梗死随访中有助于发现梗死后并发症。心脏核磁共振成像不仅可以鉴别心肌梗死和心肌炎, 还能诊断各种心肌病,比如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另外还能鉴别诊断心脏各种良恶性肿瘤。
心肌纤维化是肥厚性心肌病的一种标志,而且有人认为它是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一个基础。心脏磁共振成像不仅能够全面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而且具有在体识别心肌纤维化的能力。目前成熟的CMR技术包括LGE延迟成像,T1mapping技术,ECVmapping,但LGE成像显示局灶性纤维化较好,诸多因素都会影响T1mapping测量数值,ECVmapping虽然数据重复性高,但是需要对比剂依赖。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已逐步应用于心肌损伤的检查中。心肌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能够做到对纤维化的准确量化,进一步提高CMR对疾病诊断、预后判断和危险分层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