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中心 老年病科 王涛
据统计,目前中国痴呆症患者人数超过950万人,中国65岁以上人群老年性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病率高达4.8%。并且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中国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不断攀升,我国已进入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发期。越来越多的老年性痴呆患者出现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并没有认识到。目前,我们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存在“三低”。首先,公众对于疾病的知晓率低,仅54.3%的照料者认为老年人的记忆障碍是自然衰老。其次,由于认知不足导致就诊率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就诊率仅19.51%。最后,患者接受治疗的比例更低,门诊就诊是医生未诊断痴呆而调查时发现痴呆达到53.7%。以上现状导致患者延误病情,耽误治疗。
那么,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隐匿起病的,以认知功能进行性恶化为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伴日常生活能力受损和精神行为改变。阿尔茨海默病的疾病进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阿尔茨海默病之前有一个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患者会有偶然性遗忘、客观认知功能下降,但是日常活动无明显影响。之后病情进展到达轻度阿尔茨海默病阶段,表现为明显的记忆力受损,应用基本生活工具的能力受损,比如不能驾轻就熟地使用电器了。到了中度阿尔茨海默病阶段,开始不认识自己的家人,个人护理需求明显增加,不能独处、易怒等精神病性症状变得明显,基本生活能力,如选择和穿脱衣服也不能顺利完成,同时也会发生迷路的状况。当疾病发展到重度,患者就会丧失所有记忆,功能障碍也会愈发严重,常见攻击性和亢奋等行为异常,就需要长期家庭照护了。终末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大小便失禁,就只能长期卧床了。
目前,在临床上阿尔茨海默病有“ABC”三个核心症状。“A(Activitiesof Daily Living)”指的是日常生活能力受损,包括基本生活能力和应用基本生活工具的能力降低或丧失;“B(Behavior)”指的是精神行为改变,包括妄想、幻觉、淡漠、焦虑、激越、抑郁、侵扰等;“C(Cognition)”指认知功能恶化,包括记忆力减退,定向障碍,语言障碍,计算力下降等。虽然记忆减退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但伴随的精神行为症状更需要高度关注。家人应观察身边的老人是否有ABC的症状,一旦发现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尽早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家人的压力。那么我们如何早期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呢?
以下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十大危险信号,如果家里老人出现了这些表现,那就要当心了。
1.记忆力衰退。尤其是对近期事物的遗忘,是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最常见的症状。如:不记得刚刚吃的什么,炒菜放两次盐,做完饭忘记关煤气等。
2.不能完成熟悉的工作。阿尔茨海默病能让曾经的“家务能手”不见了,如:说好的洗衣服却让洗衣机空转了十分钟,不知道穿衣服的次序,忘记做饭菜的步骤。
3.语言表达出现障碍。如:经常忘记简单的词语,或者话到嘴边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说出来的话让人难以理解。
4.搞不清时间和地点。如:出门常迷路,记不住日期,甚至都分不清楚白天和黑夜,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5.判断力受损。如:丧失对一些事物的正确判断能力,花很多钱去买根本不值钱的东西,吃已经不再新鲜的食物,甚至会横冲直撞地过马路。
6.理解力下降。如:与人交流出现一定的障碍,跟不上他人的交谈思路,不能按时支付各种账单。
7.将物品或钱错放在不恰当的地方。如:水果放在衣柜里,袜子放在餐桌上,总把东西放错地儿。
8.行为的改变。如:极易激动、发怒的言语和行为。
9.性格改变。如:糊涂、多疑、害怕、易怒、焦虑、抑郁等,热情大方的变成计较冲动了。
10.兴趣丧失。如:在电视机前呆坐好几个小时,长时间地昏昏欲睡,对以前的喜好不再有兴趣。
当出现上述危险信号时,就需要警惕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需要到认知障碍门诊就诊,寻求专科医生的诊治指导了。
虽然阿尔茨海默病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针对发病机制治疗的新药临床研究屡屡失败,但是我们依旧应当“从容面对,不再回避”。对于治疗药物,目前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部分拮抗剂两类对症治疗的促认知药物是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主要手段。好消息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发, 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北京协和医院牵头组织的甘露寡糖二酸钠(GV-971)III期临床研究于2018年7月17日揭盲,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有望成为全球首个糖类多靶点和多机制抗阿尔茨海默病创新药物。而国内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化学新药琥珀八氢氨吖啶是可逆性双重胆碱酯酶抑制剂,II期临床试验结束后已获得主要疗效指标ADAS-Cog和次要疗效指标的阳性结果,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牵头的III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期望在未来几年会不断有我们国家自己的新型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成功,造福于老百姓。